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日前,停滯了近3個月的風電項目審批終於向外界釋放了重新啟動的信號。
不過,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原本可獨立批准5兆瓦以下風電場的地方政府,從今開始不能再輕易審批風電項目了,風電審批將正式納入國家統一規劃。地方政府在審批項目之前,需要先向國家能源局申請計劃。”
而除“風電審批正式納入國家統一規劃,審批將更加嚴格”的消息外,還有媒體報道稱,為加快我國風電標準化體系建設,能源行業風電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最新發佈了18項風電技術標準。而與此同時,電監會主要針對“風電場機組的低電壓穿越能力檢測及改造情況和風電場接入系統後對當地電網影響”的全國風電安全檢查也即將在8月啟動。
平抑兩端利益
著力解決風電並網難
一系列針對“風電”的行動集中展開,特別是新國標的頒布和安全檢查的啟動,似乎都意在解決我國風電標準的滯後現狀,而千夫所指的我國風電發展瓶頸——“並網難”與標準體系建設間也存在著密切的關係。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拋開利益問題不談,電網十分排斥包括風電在內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原因在於風能、太陽能等發電時的隨機性、間歇性、不穩定性對電網造成了極大的衝擊甚至破壞。”
據電監會相關報告,僅酒泉地區今年以來各風電場就發生電力設備故障就達35次,其中,電纜頭故障造成集電路跳閘21起,保護插件故障造成設備跳閘或開關拒動5起,其它故障9起。以上故障中,引發大規模脫網的事故有4起。
據記者了解,技術手段方面,為改變這一現狀,可通過例如提高風電場的“低電壓穿越能力”。具有低電壓穿越能力可保證風電機組在電網故障電壓降低的情況下,盡最大可能與電網連接,保持發電運行能力,減少電網波動。如電壓仍處在低壓,風電機組將被低壓保護裝置切除。此外,建立“功率預測系統”也是有效手段之一,即風電場通過對未來一段時間風速的準確預測,向電網提供發電功率曲線,使電網調度可以有效利用風電資源,提高風電發電上網小時數。
對於這兩項重要手段,此次管理層出臺的系列舉措都有所涵蓋。例如,最新頒布的18項新國標中的《風電場接入電力系統技術規定》就要求,“風電場並網運行後,有義務依據《節能發電調度辦法》規定的原則,按照調度指令參與電力系統的調頻、調峰和備用。同時,要求風電場並網運行前需完成功率預測系統的安裝調試。”;而電監會啟動的安全檢查也將主要通過“風電場機組的低電壓穿越能力檢測”降低風電對電網的衝擊。
風電板塊迎來變革
總裝機連年翻番或“暫停”
有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年底,我國已形成風電國家標準35項,行業標準38項;正在制定的國家標準25項,行業標準55項。不過對這一局面,國家能源局副局長、能源行業風電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劉琦曾表示,“部分風電標準已經過時,新標準還未制定,因此亟需加快推進這一工作。”由此可見,新國標的頒布,就是加快我國風電標準化體系建設的重要一步。
“標準化體系”的日趨完善,對戰略性新興産業而言十分重要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我國風電發展需要資本關注的初級階段,“標準化”門檻的不斷提高卻也猶如插入行業心臟的一柄雙刃劍。一方面,它指引了市場、技術有序的健康發展,特別是對解決風電並網難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覷;另一方面,標準卻也有可能無情地將一些技術欠缺、規模較小的風電企業拒之行業門外。
在記者採訪過程中,券商分析人士普遍認為,“系列治理風電舉措的出臺並不會對二級市場産生負面影響。就目前華銳風電(601558)、金風科技(002202)、東方電氣(600875)的市場佔有率、在手訂單及風電技術水平而言,行業的洗牌只能是對他們龍頭地位的一種鞏固。”
“不過,全面啟動的新國標和安全檢查還需經歷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例如,對風電機組低電壓穿越能力的檢測,目前僅有電科院在做,且測試一台機器動則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依此推測,全面排查完成前,新的需要國家統一審批的大項目仍然難以啟動,加之此前,審批停滯的近3個月時間,我國連續5年翻番的風電裝機容量快速增長勢頭或將在今年暫時停滯。”上述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的不願具名人士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