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葉慧玨
華安財産保險股份公司董事長李光榮是一位風格獨特的企業家。從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拿到經濟學博士學位後,除經營管理外,李光榮平日裏一直琢磨著如何將知識與商業結合起來,使企業産生更大的創造力:他一直兼任特華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站長,直接完成教育、研究資源和企業之間的對接;同時,他還主持了多項國家級課題的研究。
“這種‘引智’的辦法,是我們一直在探索的開放型創新的一種。”李光榮表示,“用來實現創新主體與外界的高效協同,以解決技術與市場的不確定性問題,減少創新的時間和資金投入。”
華安外部的博士後工作站
《21世紀》:你心目中的開放型創新有什麼特徵?華安保險是如何利用這種開放力量來推動企業成長的?
李光榮:開放型創新應主要實現創新主體與外界的高效協同,以解決技術與市場的不確定性,減少創新的時間和資金投入。
華安在這方面做了不少探索,其中較有特色的是“引智”。我們依靠股東所辦的博士後工作站,採取課題招標、挂職交流等方式,把一些具有相關理論功底、實踐興趣的博士後吸引到華安來。他們把專業理論與華安實際聯絡起來,在華安的産品研發、市場營銷、戰略規劃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同時華安員工也在有關交流、合作中得到了鍛鍊提高。目前,一些博士後出站後已留在華安,成為企業“內部人”,繼續推動華安的創新和成長。
《21世紀》:華安保險作為世界經濟論壇入選的創新型企業,在創新上有什麼心得?創新對華安保險的成長有什麼關鍵作用?
李光榮:創新一直是華安著力在做的。近年來,華安在産品、服務、管理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創新,其中有代表性的是研發了金龍收益聯動型理財保險、國家助學貸款信用保險(學貸險)等新型産品,推行了連鎖門店式營銷模式。學貸險由發放助學貸款的銀行向華安投保,並以借款學生的履約風險作為保險責任,就是説當借款學生還不了貸款時,華安將替他還款。自從2006年投放市場以來,至今年6月底,學貸險已累計承保全國10余個省市300多所高校的借款學生33萬人,累計承保助學貸款30多億元,實現保費收入近3億元,並在此基礎上逐漸延伸拓展了有關合作銀行、高校的其他一些保險業務,從而使學貸險既成為華安創新業務的重要來源和載體,也促進了華安傳統業務的發展。
中小險企需更寬鬆的政策待遇
《21世紀》:在您看來,實現開放驅動創新的主要障礙是什麼?
李光榮:從我的經驗來看,企業實現開放驅動創新的主要障礙是外部因素如何有效轉化為內在力量。企業要克服這些障礙,必須要讓全體員工樹立調動一切因素建設企業的認識,並增強企業人、財、物對外部因素的適應性和支持。當然,引入的外部力量必須是積極、有利因素才行。我非常希望有人能將國內外著名企業在創新方面的經驗教訓系統整理和深入分析,因為這對於其他企業的建設發展很有借鑒意義。
《21世紀》:您如何看待當前全球經濟趨勢、所在行業的産業趨勢及企業運營的商業環境?
李光榮:當前,全球經濟發展速度有所放緩,但中國經濟仍然堅挺,多數行業都在快速發展。就保險業來看,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等帶來的各種風險的增加,以及人們收入水平、消費結構的提升,中國保險業的發展潛力很大。
儘管我國的商業環境在不斷改善,但保險業尤其中小險企還需要更寬鬆的政策待遇。一般來説,中小企業的機制較為靈活,創新發展的意識也很強。如果對中小險企的創新行為給予更多的財稅政策等支持,對促進競爭及提高人們生命、財産的安全保障都將有重要意義。
《21世紀》:就你所了解,未來五年最佳的商業機會在哪?
李光榮:高新技術、金融保險、能源、物流、醫藥、旅遊休閒等行業,在未來的商業機會可能要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