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評論:收入增速跑贏CPI也不能説明錢不毛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05日 10: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聞晨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晨報特約評論員 宗濤

  各地統計部門公佈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全部31個省份城鄉居民收入增速全部“跑贏”CPI,其中,29個省區市城鎮和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均超過10%。

  物價上漲時,老百姓手裏的錢就只能買到更少的東西,這時候錢就變“毛”了。如果收入沒有增加,我們的實際收入就下降了,生活水平也就跟著下滑了。現在統計數據告訴我們沒有出現這種變差的情況。因為,收入增加的速度超過了物價上漲的速度,結果扣除通脹率之後,我們的收入仍在保持較快的實際增速。

  這當然是個好消息。但毫不意外的是,不少公眾對此頗感意外,很多人從自己的情況出發,認為收入增長遠遠落後於統計數據,而CPI漲幅則遠遠高於統計數據。

  感受歸感受,要想真正對統計局數據提出質疑是十分困難的,那將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作,這項工作不大可能通過民間努力完成,實際上也不應該由民間來完成。

  至少在數據上,我們還是能夠看到地區和全國數據的一致性。拿全國數據看,上半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41元,同比增長13.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6%;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3706元,同比增長20.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3.7%。同樣是收入增長明顯快於CPI漲幅。

  因此,姑且讓我們撇開統計數據可能存在不真實之處不談,則統計數據與感受的落差,可能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對物價的感受存在 “就高”的傾向。我們所購買的商品中,的確有些價格上漲很快,比如醫療、教育、房租或者食品等。這些物品要麼是因為改革不徹底,競爭不充分,導致價格一路走高;要麼是因為勞動密集程度居高不下,隨著用工成本的上升,其價格也水漲船高。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很多商品價格也漲幅不大,甚至還有所下降。這中間特別是一些製造業商品,我們可以很明顯地觀察到,筆記本電腦這些年價格有了大幅下降。但在我們評價物價時,通常對漲價商品的價格更為敏感,這就導致了對物價上漲“就高”的傾向。

  二是對收入增長感受的“就低”傾向。如果我們回想多年前,就能清楚感受到,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同時也感到生活的壓力更大了。生活壓力的加大和生活水平的上升其實並不矛盾。當我們評價自己的收入狀況時,通常會與高收入人群比較,覺得自己和高收入人群的差距更大了,從而得出自己生活水平下降的感覺。從橫向比較的話,社會的收入差距的確有可能在變大,也會讓我們覺得自己變窮了,或者生活水平沒什麼提高。但其實,如果和過去相比,我想大多數人應該承認收入水平的上升。

  三是當我們拿收入和物價比較時,有可能進行了錯誤的比較。有專家指出,過去十年中,CPI的累計漲幅在23%左右,低於1994年一年的漲幅。因此,當我們告別短缺經濟時代以後,要讓資産增值幅度超過CPI已經不那麼困難。

  問題的關鍵是,收入上漲要跑贏社會財富增長才行。過去十年,GDP增長率都保持在10%左右。從歷史上看,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收入增長速度趕不上GDP增速。例如,今年上半年,扣除物價後全國GDP增長9.6%,但扣除物價後,城鎮居民收入增速明顯低於這個速度。

  更重要的是,過去十年,中國貨幣M2增長近6倍,房價更是普遍上漲6倍以上,有些地方更是上漲10倍以上。考慮到這些情況,即便我們的收入跑贏CPI,我們的錢依然可能在“毛”。

  因此,我們認為,公眾感受收入增長趕不上物價上升,其實有各種因素,這中間,在減少收入差距,抑制日用品價格之外的價格上漲,尤其是貨幣擴張速度和資産價格膨脹等方面,有關部門還是有很多工作可以做。從這個角度説,居民收入的增長不僅要趕上統計局公佈的CPI漲幅,更應該趕上經濟增長的步伐,還應該趕上房價的漲幅——今年不少地方就提出,今年房價漲幅應低於當地居民收入的漲幅。

  (作者為經濟學博士,經濟金融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