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理財 >

居民生活調查:年收入5萬或50萬都在節衣縮食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05日 08: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今日早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一年來,物價已成為熱門話題。不少白領感慨:“以前沒有多少感覺,但今年很明顯感覺吃飯貴了很多!”

  事實上,不少人在意識到物價大漲後,已努力通過拼租、拼車、網購、團購等方式,來降低日漸高漲的生活成本。記者採訪了收入水平不同的三個典型家庭,對比了他們今年與去年6月的消費賬單(不含房貸等大額支出),來觀察他們的生活變化。

  消費樣本1

  年收入5萬元的普通家庭

  2011年6月賬單

  房租 300元

  給孩子生活費 1200元(給在外地的兒子女兒)

  飲食 600元(基本在家做飯)

  日常用品 156元(超市購物)

  水電煤 85.6元

  合計 2341.6 元

  2010年6月賬單

  房租 200元

  給孩子生活費 1000元(包括兒子女兒)

  飲食 600元

  衣服 200元(4件)

  日常用品 150元(超市購物)

  水電煤 80元

  合計 2230元

  楊阿姨是安徽人,2006年和老公一起來杭州打工。老公做搬家、外墻清洗、通水管之類的活,楊阿姨做鐘點工。兒子大三了,女兒下半年高三。

  楊阿姨家並沒有詳細的賬單,但她每個月初都會把一個月需要支出的錢分配好,比如吃飯600元,月初吃多了,那就月末控制點;月初省點,那就月末吃好點。反正在吃穿住用行上,她基本上按照分配好的錢來生活。前幾年,按照她制定的標準,生活過得還不錯。但今年,她明顯感覺到拮據了很多。

  她一直按照一個月600元的標準來吃飯,去年還算湊合, 雖然不是大魚大肉,但葷素搭配著吃,還是挺舒坦的。到今年,楊阿姨覺得夫妻兩個一個月吃600元還真有點少,去年還能常常做紅燒肉吃,今年基本上只能炒點肉末了。

  夫妻二人白天都出去幹活,中飯都在外面吃,前幾年,5元錢就能吃飽了,但今年快餐基本上都要10元一份。為了省錢,楊阿姨想了個辦法,買早飯的時候多買一塊餅,中飯就吃一塊餅,兩塊錢就解決了。“我讓老公去吃麵或者快餐,如果有時間,就做盒飯帶出去吃。”

  老公提出把伙食費提高到800元的標準,楊阿姨考慮後作罷。“現在什麼東西都在漲,房租一個月漲了100塊,我給孩子的生活費也要多一些,不然他們吃不飽。我本來也不買衣服、化粧品之類的東西,能省的,也只有飯錢了。女兒馬上就高三了,明年又要上大學,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還是要省點。”

  “我老公現在也很省,以前天天都要吃肉的,現在沒有肉他也不惱了。他喜歡喝飲料,以前幹活,他要買飲料喝的,現在他都從家裏帶茶喝。他以前很要抽煙,一天兩包,現在基本上不抽了。”

  好在,兒子馬上大三了,很快就能畢業。“他能掙錢了,我們應該能夠輕鬆一些。”

  物價瘋漲白領不安全感增加:

  消費樣本2


  年收入20萬元的中等家庭

  2011年6月賬單

  飲食 1350元(其中外出飲食3次)

  衣服 900元(2件)

  交通費 1218元(油費和停車費,不包括保險及維修費用)

  日常用品 1382元(包括超市購物2次,花費486元)

  休閒娛樂 320元(2次)

  合計 5370元

  2010年6月賬單

  飲食 1280元(外出飲食5次,480元)

  衣服 1200元(4件)

  交通 1250元

  日常用品 1200元(包括超市購物3次,花費520元)

  休閒娛樂 580元 (4次)

  合計 5510元

  家住蕭山的張先生家庭年收入在20萬元左右,雖然每個月有3000多元的房貸要還,可一直過得還算舒服。但近一年來,上升的物價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從張先生的賬本不難看出,與去年同期相比,消費金額雖然只是略有下降,但消費次數可以説大幅下降:衣服購買數量只有去年的一半,外出吃飯次數減少了40%,休閒娛樂以及超市購物次數都大大減少。“真的可以説是節衣縮食,感覺少花了很多,但最後一算賬發現,好像花的錢和去年也差不多。”

  今年6月26日是週日,去年這一天則是週六,張先生一家都是先買衣服,然後在外就餐,午後逛超市買菜回家做飯。我們以這一天的消費來看看他們的生活變化:去年購物花了1200元,買了4件衣服;今年買了2件衣服,花了900元。在中飯的花費上,去年4個人花了158元,今年是3個人,花費128元。人均消費基本持平。下午的超市消費中,去年金額是210元,今年則是280元。“雖然不能清楚記得都買了什麼東西,但應該差不多,我們每次超市購物買的東西都差不多,主要是一些日用品和兒童用品。感覺物價漲得太多。”

  “與去年相比我們的收入都有增加,但遠遠跟不上物價上漲的幅度。”提到消費佔家庭收入的比例,張先生告訴記者,以前每個月都會和朋友聚會,吃飯或者唱歌,今年就很少了。“以前我們家庭消費佔收入比例在45%左右,生活質量感覺還是挺好的,現在大概還是這個消費水平,但生活質量大幅度下降。”

  “上半年曾經有一個月消費超過8000元,後來感覺這樣下去不行,才慢慢減少了外出的次數。以前6月份在我們家庭月消費中是比較高的,但今年卻是比較低的月份了。”

  張先生還開始團購,使用消費券。“説實話我以前從來不用這些東西,但現在發現還是可以帶來蠻多實惠的。”他告訴記者,朋友介紹他參加了一個飯店的飲食團購,原價198元的套餐團購價只要88元。

  此外,張先生開始關注《沈一點》等刊物,尋求更多的優惠機會。“上次去肯德基,我還專門在網上打了兩張優惠券,結果老婆大吃一驚,説什麼時候我都開始變得節約了呢!”

  消費樣本3

  年收入50萬元的企業高管家庭


  2011年6月賬單

  飲食 2450元(其中外出吃飯4次,每次大概200元左右)

  衣服 1980元(1件)

  化粧品 980元

  交通費 1800元(油費和停車費,不包括保險及維修費用)

  日常用品 1000元(超市購物)

  休閒娛樂 760元(請朋友去了1次酒吧)

  合計 8970元

  2010年6月賬單

  飲食 2500元(家裏不開夥,全部外面吃)

  購物 2000元(包括衣服和化粧品)

  交通費 1500元

  日常用品 800元(超市購物)

  休閒娛樂 2000元 (因為世界盃,週末都去酒吧看球)

  合計 8800元

  劉先生是房産公司銷售總監,今年年薪從30萬漲到40萬,不過,他並沒覺得有增加。“和去年幾乎一模一樣的生活,但沒覺得錢有增加。漲的薪水基本上已經在通貨膨脹中蒸發了。”

  劉先生説,去年他們家不開夥,大部分時間都在外面吃飯,很多錢都花在吃飯上了。今年開始自己做飯,不過沒感覺省了多少錢。“明明節約了很多,但在存款上完全看不出來,今年的花費甚至比去年還要高。”

  劉先生感覺今年以來各種消費都貴了很多。就拿吃飯來説,去年,他和太太把公司附近的一家粵菜餐廳當食堂,“我們幾乎每天晚上都去那裏吃。花100元,基本上就吃得很好,也吃得很飽了。它那裏有套餐,35元左右,有湯或者果汁,有主食、有小菜,兩個人叫兩份套餐,再點一點點心就夠了。現在,這餐廳變相漲價了,沒有套餐了,主食單點,飲料單點,一份主食要35元左右,一份飲料要20多元。和以前相比,我們去吃一次,大概要多付三四十塊錢。像我老婆那種沒心沒肺的人,也説要少去吃,太貴了。”

  今年劉先生減少了在外吃飯的次數,大部分晚餐都在家裏吃,自己做。“今年自己做飯也很貴,我看我老婆買點肉、買點魚什麼的,一頓飯也要花去四五十塊。加上早飯和中飯,一個月還是要花2000元。因為東西貴,我太太貌似也懂事不少,出去吃飯的時候,會主動問商家可不可以打折。以前如果店員不問,她是想不到用打折卡的。”

  劉先生每週會和太太去一趟超市,採購一週所需的日用品。“以前我充1000元的超市卡,一個月用下來肯定能剩下二三百塊,今年一個月我就用了1000元,也就買點洗髮水、沐浴露、零食、飲料之類的東西。”

  劉先生朋友很多,以前每個月出去喝茶、泡吧,要花去好幾千塊。發現花錢如流水以後,劉先生減少了外出玩樂的項目,和朋友改去健身房,或者改在家裏打牌。

  太太對奢侈品並沒有太大的慾望,不過對護膚很熱衷,買很多大牌的化粧品,去美容院。不過,今年美容院價格漲了很多,“辦10次的美容卡都要3000多元,我老婆都覺得有點下不了手了。去年,她5000塊還可以做半年。上個月,美容院的小姐叫她辦卡,她拒絕了,説寧願在家裏自己敷面膜。我太太都是用同品牌的化粧品,她自己算過一筆賬,同樣的東西,今年比去年至少貴了10%。手錶、珠寶之類的東西也至少要貴5%。去年2000元可以買兩條裙子,今年就只能買一條。去年一雙涼鞋不會超過1000元,今年打完折還要1000多元。”

責任編輯:張曉敏

熱詞:

  • 居民生活
  • 調查
  • 年收入5萬
  • 50萬
  • 節衣縮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