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遏制食用油漲價應先從上遊減壓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04日 14: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齊魯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繼魯花花生油率先提價後,曾被發改委要求限價的食用油企業終於扛不住成本的壓力啟動漲價計劃,金龍魚部分食用油正式提價,幅度為5%左右。這説明食用油限價令終結,將面臨漲價潮。(本報今日A03版)

  根據《價格法》第十八條規定,必要時實行政府指導價或者政府定價的商品和服務包括五種價格:與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關係重大的極少數商品價格;資源稀缺的少數商品價格;自然壟斷經營的商品價格;重要的公用事業價格;重要的公益性服務價格。食品油價格似乎不在此列。

  《價格法》還規定,臨時價格干預措施大致有三條:一是對部分價格採取限定差價率或者利潤率;二是規定限價;三是實行提價申報制度和調價備案制度。

  顯而易見,食用油並不屬於《中央定價目錄》中所包含的商品和服務項目,似乎也不屬於政府指導價的範疇,而屬於市場調節價,即通過市場競爭形成價格。

  進而言之,行政干預價格只是一粒“止疼片”,只能臨時起到緩解症狀的作用,解決不了根本問題。或者説,只能臨時緩解政府控制通脹的壓力。因此,我以為,與其開“止疼片”治標,不如治本。我們要意識到,食用油是市場定價商品,並不是政府定價的成品油,不要把食用油當做成品油來管制。

  我以為,應對食用油價格上漲不外乎三個方面,其一,管好通脹就能管好食用油價格。CPI超過3%就算通脹,而上半年CPI同比上漲5.4%,説明管理通脹的效果並不是很理想。而要管好通脹,關鍵在於管好貨幣,但目前負利率的現狀還未能改變,折射出我們的貨幣政策依然不給力。顯然,管不好通脹就管不好食用油價格,也管不好生活必需品支出成本。

  其二,從食用油行業本身來説,眾所週知的一個問題是,國內六成以上的食用油産量被外資獨資合資企業所控制,一大批食用油企業都有外資的影子,國內榨油行業失去了定價話語權,食用油價格自然而然被壟斷的外企説了算,豈能按照中國人的需要來制定價格?

  其三,包括食用油在內的商品面臨價格上漲壓力,除了原材料價格、勞動力成本上漲外,與我們的宏觀稅負偏重、物流成本過高有很大關係。要想不讓食用油價格大漲,必須要降低稅負和物流成本。一言以蔽之,發改委之前打招呼限制漲價,如今企業提價還要批准,都是一種不理性的行政管制,違背市場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