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航空燃油附加費為何難與國際接軌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04日 09: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多家國內航空公司自8月2日起上調800公里以上航線燃油附加費,由調整前的每位旅客140元調整為150元。相比之下,8月1日起,部分航空公司的國際航線燃油附加費卻在下調。

  記者從攜程旅行網採訪了解到,深圳航空、港龍航空、國泰航空以及韓亞航空發出通知,于8月1日(出票日期)起下調國際航線燃油附加費。

  此前,國家發改委發佈通知,決定推進航空煤油價格市場化改革,自2011年8月1日起,國內航油出廠價格開始每月一調,由供需雙方協商確定。業內人士認為,航油價格“自調”增強了與國際油價接軌的靈活性。

  既然國內航空煤油價格也已與國際接軌,那麼同樣是在國際油價下跌的背景下,為何燃油附加費卻內外有別?油價與國際接軌為何沒有落實在燃油附加費上?

  記者採訪了解到,從航油定價角度來看,根據發改委7月出臺的航油市場化定價機制,8月起航油出廠價由新加坡航油進口到岸完稅價和貼水兩部分構成,且不超過新加坡市場進口到岸完稅價。

  而最近一個月期間,新加坡航油價格的確呈震蕩上升趨勢,7月平均價格為129美元/桶,相當於國內航油完稅價約8000元/噸,國內航油價格提升確有依據。8月1日,發展改革委公佈的8月份航空煤油進口到岸完稅價格為每噸7768元。

  在此背景下,國際航線燃油附加費為何可以下降?中國民航管理幹部學院副教授鄒建軍説,國內航油採購價格仍然高於國外。從國航的運營數據來看,6月份航油採購均價為7654元/噸,其中,國外航油採購均價為人民幣6914元/噸,而國內航班航油採購均價為8090元/噸,且今年以來一直呈上升趨勢。此外,“這也與這些航空公司的消費政策有關,當國際航線景氣不足,航空公司可通過價格調節吸引旅客。”鄒建軍説。

  在高鐵故障頻發、動車追尾事故的影響下,旅客的消費心理逐漸偏向民航。部分旅客認為,動車和高鐵的故障頻發,讓航空公司在市場競爭時有了提價的“資本”。

  來自藝旅諮詢的報告稱,7月底京滬航線運力份額觸底反彈,7月整體呈現V形走勢,京滬航線的平均票價水平和客座率近期穩步回升。在供給偏緊的狀況下,航空公司在旺季有望實現量價齊升。正是旺盛的市場需求支撐了航空公司從容地上調燃油附加費。

  需要指出的是,中國市場高鐵與航空的競爭將在未來5-10年存在。隨著高鐵運營的逐步穩定,航空公司需更加珍惜其“比較優勢”,提高航空服務的性價比。否則,過高的燃油附加費還可能産生消費“擠出效應”,迫使旅客選擇其他交通工具。

  因此,在新的航油定價機制下,國內航空公司還需主動做好成本控制,提升成本管理的透明度和科學性,在市場需求、旅客承受力和價格之間找到平衡點。王鶴賈遠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