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全國産糧百強縣糧庫處基本無糧狀態 欠貸1.7億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03日 14: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朱慧卿繪

  為了獲得更多國家專儲糧指標,蘭西縣14個國有糧庫採取拆東墻補西墻的辦法,擴建倉容,債臺高築後資金鏈斷裂,陷入“無錢購糧、沒糧無錢”的惡性循環。

  因資金趨緊,蘭西縣陷入無錢收糧困境

  “除了這3894噸國儲大豆,這個糧庫已經空了。”日前,蘭西糧庫副主任崔振國指著空蕩蕩的倉庫告訴記者。蘭西是全國産糧百強縣,耕地面積216萬畝,今年糧食産量預計可達到13.35億公斤,玉米預計可達8億公斤。

  即便是豐收在望,但絲毫沒有讓蘭西縣糧食收儲部門感到輕鬆。蘭西縣糧食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因資金問題趨緊,蘭西縣欠農發行貸款已達1.7億元,陷入了無錢收糧的困境。目前,全縣所有14個國有糧庫已基本處於無糧狀態,其中9個糧庫現已空倉。

  記者實地走訪了蘭西縣東方紅糧庫。15萬平方米的庫區空空蕩蕩,偶爾有留守的看庫人巡邏,大量烘乾設備、轉運裝置已經開始生銹,院內的荒草高過膝蓋。

  今年49歲的崔振國,自從1986年轉業後就在東方紅糧庫工作,他告訴記者,東方紅糧庫作為蘭西縣四大主力糧庫,建於上世紀60年代,“早些年收糧的時候,院子裏到處都堆滿了糧食,這個糧庫最大的收儲能力10萬噸。”

  然而,東方紅糧庫已經兩年沒有收糧了,大量新建的現代化存儲場所和加工設備都處於閒置狀態。一位在哈爾濱從事糧食貿易的業務員告訴記者,國有糧庫空倉早就不是什麼秘密,不僅在蘭西,在其他一些地方這種現象也相當普遍。

  儲備糧收購價比市場價每斤偏低至少5分錢,農民不願賣糧給國有糧庫

  2008年,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指導下,黑龍江省部分國有地方糧庫收購大量臨儲糧,但2009年臨儲糧開始被陸續調出。2010年該省農業大豐收,糧食總産量突破1000億斤。本該在這個時候補庫,但由於臨儲糧政策無法和市場對接,很多國有地方糧庫都沒有收購臨儲糧,無法進行有效補庫,使得庫存持續減少。

  據介紹,目前在蘭西縣就有多家糧食收購企業開展土地規模經營,糧食多被加工企業收購,糧食深加工量逐漸增多,從而帶動玉米、粳稻等糧食供給偏緊、價格上漲。這一方面解決了農民賣糧難的問題,一方面也對倉儲企業造成巨大的壓力。

  “臨儲糧的收購價要比市場價每斤偏低至少5分錢,農民在價格高的時候把好糧食都賣掉了,等到國有糧庫收糧的時候,都是一些低等級的糧食,加之不能按時給農民糧款,往糧庫賣糧的就越來越少。”崔振國説。收糧多元主體的介入,缺乏充足及時的銀行貸款,使得國有糧庫運轉舉步維艱,更談不上及時補庫了。

  糧食收購款被用於糧庫擴建,集資收購糧食最終導致資金流斷裂

  其實,蘭西縣國有糧庫早在2007年就普遍出現虧損。國有糧庫為何出現空倉?蘭西縣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國家按糧庫的標準倉儲能力和倉儲條件,規定每收儲1噸糧食可獲得70元/年的保管費。為了獲得更多國家專儲糧指標,從2006年開始,蘭西縣14個國有糧庫採取拆東墻補西墻的辦法,擴建倉容,改善倉儲條件,修建新的烘乾塔等設施。“蘭西糧庫收糧的資金鏈斷裂就是從那時開始的。”崔振國説。

  在資金鏈斷裂且連連虧損的情況下,2008年1月,蘭西縣糧食系統不得不動員職工集資進行糧食收購。“當時規定,普通職工必須集資5萬元,班組長6萬元,領導班子成員最低10萬元。交錢是強制性的,不交就下崗。”崔振國説。

  這其實是飲鴆止渴之舉。集資所支付的利息遠高於銀行的利息。在持續虧損連農發行的無息貸款都無力償還的情況下,民間舉債使蘭西國有糧庫陷入惡性循環。

  糧庫欠農發行的貸款本息已達1.7億多元

  由於長期經營困難,國有糧庫陷入了更為嚴重的債務危機。蘭西縣國有糧庫的債務風險,在今年1月爆發。

  據了解,蘭西縣14個國有糧庫中,有9個欠農發行貸款在2000萬以上,其他5個糧庫欠款數額也在數百萬元到千萬元不等。其中,北安糧庫欠3476萬元,東方紅糧庫欠2913萬元,紅衛糧庫欠2332萬元,河口糧庫欠2117萬元。東方紅糧庫、紅衛糧庫等國有糧庫的負責人被抓,北安糧庫、河口糧庫負責人因債外逃。

  蘭西縣糧庫欠農發行的本金是1.6035億元,加上利息,現在欠債數額已達到1.7035億元。2010年,當地紀檢委公佈的賬目顯示,蘭西糧食系統欠款總額達3.6億元。

  “利息一直在滾,現在農發行也沒表態,這筆貸款可以分批還,還是可以核銷一部分。”蘭西縣糧食局新任局長徐波濤説,糧庫每年用在基建上的資金有四五千萬元,但造成資金漏洞的原因,與糧庫經營不善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