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近期,包括北京地鐵4號線在內,電梯故障導致的人身傷害事故接連發生。正當全國各大城市紛紛掀起電梯集體安檢旋風的同時,卻很少有人意識到保險保障在電梯事故中的缺位。
記者日前從保險公司獲悉,僅上海地區的地鐵、住宅、商場、劇院、場館等公共場所,共有各類客貨電梯、自動扶梯就超過10萬台,但其中投保電梯責任險的電梯比例居然不足5%。
電梯保險誰來 “埋單”
電梯保險並不是一個新險種,大多數財産保險公司都提供類似風險保障。記者從人保財險官方網站産品目錄了解到,在所有在售的財産保險産品中,有3種産品可以涵蓋電梯故障引發的風險:電梯責任險、特種設備責任險、公眾責任險。其中,電梯責任險的風險針對性最強。
據悉,一部電梯每年維修保養費用動輒就要2、 3萬元,而投保電梯責任險根據電梯的新舊程度、種類、速度和管理狀況等價格有所差異,但平均每年的保險費只需幾百元。可見,與前者不菲的支出相比,後者的投入顯得微不足道。
雖然保障對象總量達到10多萬台電梯,但電梯責任險卻仍面臨少人問津的尷尬。由於電梯所有人、使用人、管理人都可以作為投保人購買電梯責任險,保險公司在進行市場開拓時,常常遭遇相互推諉的情況。
據人保財險上海市分公司相關人士介紹,以小區電梯為例,物業雖然收取了業主的物業管理費,但基於省錢考慮,在保證電梯定期維護保養的前提下,不會再願意花錢購買責任保險,業主則更不可能為物業 “埋單”。當然,僥倖心理是電梯責任險缺位的最大原因。
就目前看來,保險公司責任險市場開拓的力度不夠,也是導致電梯責任險乏人問津的原因之一。正如上海一家商業樓宇物業管理部負責人所説: “現在聽到最多的是公眾責任險、物業責任險,至於電梯責任險還從來沒有聽説過。”
風險防範重於事後賠償
電梯意外事故的頻發,還與電梯所有人、管理人風險防範意識薄弱有關。於是,就有了現在發生事故之後,業主、廠家和維修保養單位相互扯皮,不願承擔事故責任的現象。最後,又是事故受傷者為了維護自身權益在各責任單位之間來回奔波。
美國法特瑞互助保險公司 (FMGlobal)全球副總裁、亞洲運營主管丹尼斯 貝斯特認為,損前預防比損後補救更為重要,大多數財産損失是可以預防的。中國企業應該通過風險評估、風險規避和風險保障一系列的風險管理機制安排,降低事故發生概率和事故損失金額。
與其事故發生後逃避賠償責任,不如每年以固定的投入購買風險服務。達信保險經紀中國區一位高管表示,中國企業面臨的問題是風險,保險經紀公司或保險公司提供的服務除了事後理賠之外,還包括企業風險諮詢、風險管理、資産防損和價值評估。
隨着城市建築日益增高,個人日常與電梯共處的頻率越來越高。電梯所有者、使用者和管理者的風險責任也越來越大,電梯責任險理應成為一種制度安排用以強化企業的風險管理。
電梯責任保險
保險責任:
保險期間,指定電梯 (包括電梯、液壓電梯、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在運行過程中發生意外事故造成第三者的人身傷亡或財産損失,依法應由電梯所有人、管理人和使用人承擔的賠償責任,保險公司負責賠償。同時,保險公司還負責承擔必要且合理的施救費用、仲裁費用、訴訟費用以及事先同意支付的律師費用。
免除責任:
對於電梯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的故意行為、電梯未取得 《電梯準用證》或《電梯準用證》失效、電梯進行測試、檢修和改裝期間、火災時使用非消防電梯以及電梯超載運行造成的損失,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
保險公司對於電梯所有人、使用人和管理人及其雇傭人員的人身傷亡或財産損失、第三者提出精神損害賠償不承擔賠償。(蘇微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