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業內人士熱議房貸壓力測試 銀行業能承受多大風險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02日 08: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證券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對於銀行承受房價下跌能力過於樂觀的表態,激起了業內人士一片質疑聲音,他們認為,壓力測試並不能充分反映極端條件下銀行的風險。

  業內人士的判斷依據,展現了銀行業被房産、地産“捆綁”的現實,筆者以為,在房地産調控繼續從嚴,經濟結構轉型的“十二五”時期,不僅産業結構需要調整,銀行業的發展模式也有調整的需要,首要解決的,就是“松綁”銀行業的房地産發展模式。近日,中國銀行業協會發佈的《中國銀行業發展報告(2010—2011)》預計,2011年銀行業利潤增長的動力將趨於平緩,增速將下降至20%左右。

  所謂銀行業的房地産發展模式,並非指銀行的利潤增長依賴於房地産,而是指房地産行業的下滑將會拖累銀行業。鋻於此,銀行業多元的利潤增長來源就顯得十分必要,以平衡房地産行業的波動過多的傳導給銀行。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朱家祥教授曾表示,國內商業銀行壓力測試模型粗糙,而其本人並不相信房價下跌30%,商業銀行還能正常運行的説法。銀行業貸款中抵押貸款佔比30%—40%,而大多數抵押物又是土地或房産,房價下跌所帶來的銀行系統性風險不容小視,挖掘新的利潤增長點、開展多元化的經營思路是銀行業需要解決的問題。美國和歐盟進行的銀行壓力測試也曾被市場批評不能準確地反映銀行風險。

  銀行從業人士指出,目前進行壓力測試時,銀行會根據之前年份的統計數據,特別是房地産貸款佔比,估計房價下跌時,貸款違約率提升的程度,並推算不良率升幅和資本充足率降幅,但這種計算只是對數據的靜態推演,並沒有考慮到動態的全局性因素。房價50%的下跌幅度,會引起宏觀經濟的震動並可能完全破壞測試的假設條件。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日前表示,隨着4萬億元投資計劃配套貸款陸續到期,未來銀行資産質量問題可能會逐步顯現,進而對銀行利潤增長形成一定拖累。伴隨着宏觀調控不斷深入,地方融資平臺和房地産貸款的風險暴露可能引發商業銀行的風險。當前平臺貸六成的還款來源是土地出讓金,一旦房價下跌五成,土地可能流拍,地方償債壓力將空前,對銀行影響巨大。

  中銀協的報告顯示,資産規模增長速度將有所下降,但仍然是利潤增長的最主要動力。利差進一步提升並保持穩定,是凈利息收入增長的主要動力,但一年多以來連續提升的存款準備金率,掣肘凈利息的大幅增長。在部分銀行存貸比已經較高甚至突破75%紅線的情況下,準備金率連續上調的累積效應將對銀行貸款能力産生更為顯著的抑製作用。

  現在,是銀行轉型的好時機,劉明康表示,銀行現在的撥備達1.3萬億元,足以抵擋房地産市場因調控使房價回歸所帶來的近期和中短期的風險,對於平臺貸款,中銀協報告認為,平臺貸款的重新分類不會大幅增加銀行的不良資産,且由地方融資平臺所引發的新增不良貸款仍處於可控範圍。(沐 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