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191萬農民摘掉貧困帽
本報訊 記者李存才 郭中報道 記者日前從山西省扶貧開發辦公室獲悉,10年來,在國家財政及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山西省累計投入74.06億元資金實施八大扶貧工程,全省貧困人口減少到276萬人,10年間累計有191萬人摘掉了貧困帽。
山西省扶貧開發辦公室主任劉昆明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山西省是全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省份,共有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35個、省定貧困縣22個。這些貧困縣分別集中在西部呂梁山區、東部太行山區和北部高寒冷涼區。2001年以來,山西省圍繞幫助群眾增收脫貧和提高自我發展能力的目標,重點開展了八個方面的扶貧工作。
一是整村推進。2004年至2010年,全省共投入財政扶貧資金17.5億元,扶持6553個貧困村實施整村推進,受益人口達200萬以上。
二是移民扶貧。山西省按照“移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要求,採取建設移民新村、小村並大村、分散移民、城鎮安置等方式和配套基礎設施、解決生産用地、開展技能培訓、發展後續産業等措施,瞄準百人以下山莊窩鋪的貧困群眾實施移民搬遷,人均移民補助標準從原來的1000元逐步提高到2011年的5000元。到2010年底,全省累計投入財政移民扶貧補助資金16.18億元,完成移民搬遷12.97萬戶50.8萬人,基本解決了百人以下山莊窩鋪困難群眾的搬遷問題。
三是産業扶貧。2005年以來,山西省採取對扶貧龍頭企業貸款貼息和對到戶貸款貼息的辦法,先後為32個國家級扶貧龍頭企業安排貼息資金9044萬元,為35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15.4億元到戶貸款安排貼息資金7864萬元,有效促進了企業增收,同時加快了貧困群眾脫貧步伐。
四是勞動力轉移培訓。2004年至2010年,山西省安排1.24億元專項資金,對農村困難家庭初、高中畢業後未升學的“兩後生”開展技能培訓,累計培訓貧困地區勞動力41.8萬人次,其中33.5萬人實現轉移就業。
五是教育扶貧。2009年以來,山西省啟動實施以資助考入大中專學校、高中和職業技校的貧困地區農村困難家庭學生完成學業為主要內容的教育扶貧工作,兩年累計安排教育扶貧專項資金1500萬元,有6396名貧困學生成為教育扶貧的受益者。
六是片區開發。2007年以來,山西省先後選擇靜樂等5縣開展以産業開發為核心的片區扶貧開發試點。2010年和2011年,在組織57個貧困縣完成晉北等6大片區和縣級片區扶貧開發工作規劃的基礎上,每年安排15個縣實施15個片區扶貧開發項目。30個項目總投資16.7億元,共覆蓋1319個行政村、受益人口51萬,其中貧困村1054個,受益貧困人口31.68萬。
七是社會扶貧。從1989年開始,山西省採取機關定點扶貧、社會各界扶貧、利用外資扶貧等措施,2010年起,建立省直定點扶貧工作隊170支,定點幫扶39個貧困縣,安排機關定點扶貧資金5億元以上。制定開展“千企聯千村”扶貧工程實施意見,落實幫扶企業2316家。利用外資累計超過15.6億元。這些資金用於貧困地區節水灌溉、人畜飲水、庭院養殖、沼氣和敬老院等社會扶貧項目上,成效明顯。
八是開展扶貧開發和農村低保“兩項制度”有效銜接工作。2010年,山西省將全省扶貧標準提高到1550元,確定全省低於該標準的農村低收入貧困人口規模為276萬。同時,按照國務院扶貧辦要求,在57個貧困縣開展了扶貧開發和農村低保“兩項制度”有效銜接試點工作,在610個鄉鎮、10862個貧困村識別確認1550元以下貧困人口246.74萬,並完成了建檔立卡工作。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山西省將通過採取各項措施,建立並完善“基本生活靠最低保障、脫貧致富靠扶貧開發”的新機制。
據統計,從2001年到2010年,山西省57個貧困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271.6元增加到3125.4元,年均增長9.4%,其中35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033元增加到2594元,年均增長9.6%。57個貧困縣農村貧困人口由437萬減少到246萬,年均減少近20萬,佔全省農業人口的比例由18.7%減少到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