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三大評級巨頭”的前世今生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01日 11: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國際商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信用評級機構是金融市場上重要的服務性仲介機構,它們為企業、金融機構、社會組織、政府和個人等各類經濟主體,以及債券、股票、基金等金融工具的發行主體進行風險綜合評估,為其履行相關經濟承諾能力和可信程度打分,並以簡潔的符號表示其信用等級。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最具權威的專業信用評級機構有美國的標準普爾、穆迪和惠譽三家公司。它們的壟斷地位是如何形成的呢?

  三大評級機構何來

  標準普爾由普爾于1860年創立,彼時歐洲的投資者對於自己在美國新發展的基礎設施投資的資産需要更多的了解。於是,標準普爾的始創人普爾順應需求開始提供金融信息。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裏,金融市場變得越來越複雜,標準普爾憑藉其“獨立、嚴格”的分析及其涉及股票、債券、共同基金等投資品種的信息逐漸奠定了其在行業中的地位。

  如今,標準普爾員工總數超過5000人,業務機構分佈在19個國家和地區。標準普爾為投資者提供信用評級、獨立分析研究、投資諮詢等服務,其中包括反映全球股市表現的標準普爾全球1200指數和為美國投資組合指數基準的標準普爾500指數等一系列指數。1975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認可標準普爾為“全國認定的評級組織”。

  穆迪公司的創始人是約翰穆迪,他在1909年首創對鐵路債券進行信用評級。1913年,穆迪開始對公用事業和工業債券進行信用評級。目前,穆迪在全球有800名分析專家,1700多名助理分析員,在17個國家(地區)設有機構,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穆迪于2001年7月在北京設立代表辦事處,開拓中國業務。

  惠譽國際是帶有歐資性質的國際評級機構,1913年由約翰惠譽創辦。惠譽國際在全球設有40多個分支機構,擁有1000多名分析師。其業務範圍包括金融機構、企業、國家、地方政府和結構融資評級。迄今,惠譽國際已完成1600多家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評級,1000多家企業評級及1400個地方政府評級,以及全球78%的結構融資和70個國家和地區的主權評級。惠譽在美國市場上的規模不及其他兩家評級公司,但在全球市場上,尤其在對新興市場的信用評級方面,惠譽的敏感度較高。惠譽于2000年進入中國市場,並於2003年6月在北京成立代表處,主要從事資料的蒐集、研究、報告、宣傳等工作。

  三大評級機構的業務各有側重,標普側重於企業評級,穆迪注重機構融資,而惠譽則更側重於金融機構的評級。

  從自由競爭到寡頭壟斷

  在20世紀30年代以前,美國的信用評價市場處於高度自由競爭的狀態,此時的信用評級對象僅限于對已經發行上市的債券,評級機構僅靠向投資者出售評級報告艱難為生。隨著上世紀30年代的金融改革,監管當局對債券進行“投資級”和“投機級”的嚴格區分,這極大地刺激了信用評級的需求。隨後,信用評級業出現了一個顯著變化,即信用評級從債券二級市場拓展到一級市場,債券發行人在發行債券之初就主動要求信用評級,以此作為“良好品質”的保證。

  1975年,SEC出於監管目的制定並運用“全國公認統計評級機構”制度,對美國信用評級業實施監管,通過認可的評級機構的評級結果被認為具有較高可信度和公信力。“這種做法對信用評級業的刺激作用是空前的,在這些所謂的監管特許下,以前多少具有資源性質的信用評級變成了為官方所支持的‘準強制性’評級。”一位不願具名的金融人士説。

  然而,SEC的監管特許為信用評級也構築了一道不可侵犯的準入壁壘。因為SEC自1975年提出並實施這一制度以來,除了當初的穆迪、標準普爾和惠普三大信用評級公司外,基本沒有再指定其他的公司——“三大”的壟斷格局初步形成。

  1997年,繼美國證交委公佈加入該組織的標準後,再沒公佈新的標準,這就形成了信用評級行業目前缺乏競爭、濫用權力和利益衝突三大弊端。

  事實上,壟斷導致的後果十分嚴重。這意味著評級機構無須再像早期階段那樣靠出售“聲譽”艱難為生,在沒有強有力競爭對手的情況下,只要他們做得不太離譜,採取短期化行為無疑是更具現實誘惑的選擇。更可怕的是,寡頭效應也意味著強大的資本市場話語權,即他們有可能向一些小公司施加評級壓力以獲得超額利潤——正如只要鈔票夠多,“三大”會給一個“垂死的病人”開出“健康良好的體檢證明”一樣荒謬。

  公開資料顯示,在雷曼兄弟倒閉前數天,穆廸曾給該投行的債務以“A2”評級;而在美國國際集團(AIG)2008年9月被美國政府接管前一個星期,穆廸還給該保險巨頭無保擔債券“A3”的評級。在金融危機發生過程中,評級機構通過給有毒證券資産(主要是次級房貸)提供高評級賺了個盤滿缽溢,總收入由2002年的30億美元升至2007年的60億美元,其中穆迪的盈利在2000~2007年間上升了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