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蘇渝
7月29日,上海證券報發表了《中國版“401K”胎動 力促長期資金入市》一文,被各大財經網站頭條轉載。所謂“401k”計劃,是指美國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起發展的一種社會保障和養老金體系,即每一個美國老百姓都有一個養老金計劃,個人和其所在企業每個月都放一部分資金進去,這些資金交由專業機構投資者進行投資。國家給予延遲納稅和稅收優惠等政策支持。中國版“401K”計劃,就是鼓勵養老金和保險資金積極進入股市, 在支持資本市場快速發展同時,實現國民財富的“保值增值”。
實現養老金和保險資金的“保值增值”,沒錯,但是否應該進入股市卻值得商榷:
首先,中囯股市牛短熊長。從一個長週期看美國股市是向上的,進入資産可增值;而中國股市長期低迷 ,進入資産可能貶值。數據顯示:2001年初至今的10年,GDP從8.9萬億增長到44萬億,漲幅3.94倍;廣義貨幣供應量M2從13萬億增長到78萬億,漲幅4.89倍;房價漲了約10倍;物價漲了4倍。但是,中國股市從10年前的2245點到現在2700點,10年漲幅僅20%,比銀行儲蓄收益率還低數十倍。若剔除新股所佔的指數,實際是負增長。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經濟在世界一枝獨秀,年增速高達9%以上,但股指卻從危機前高點下跌了55%,而金融危機發源地和重災區以及金磚國家,卻紛紛創出危機前的新高,連日本、香港都收復了危機前的失地。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可謂全球第一,中國股市的表現卻是倒數第一,九成投資者鉅額虧損,甚至連公募基金、保險基金、QFII都無一倖免,洞大難填。再把養老金和保險資金投進去,其風險不言而喻。
其次,擴容“大躍進”。中國股市低迷的主要原因:是經濟不好嗎?中國經濟在世界一枝獨秀,並且GDP就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實體。是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不行嗎?自然也不是,從今年半年報來看,80%的上市公司業績在增長,並且有一半上市公司的業績實現大幅增長,有三分之一的上市公司實現翻番。低迷是因股市擴容“大躍進”。其表現在:
一、圈錢“大躍進”, 2005年股改前,流通市值僅2萬多億,現為20萬億,擴大了10倍。2009年初流通市值僅5萬億,短短2年,就擴大了4倍,圈錢金額世界第一。
二、IPO“大躍進”,IPO數量是世界第一,每週都有8~9隻新股發行上市,光本週就有中國水利募集173億元等9隻新股發行。加之,銀行股都沒完沒了再融資。並且證監會某領導説“今後十年IPO數量仍是世界第一”,卻沒有哪個領導説今後十年讓投資者得到與GDP增長相適應的回報。
三、發展“大躍進”,從股改以來,連續推出“B股向A股散戶開放”、“中小板”、“股指期貨”、“創業板”等。股市原有的許多問題(例如B股問題、監管問題等)都沒有很好解決的情況下,又聲稱要推出“新三板”、“國際板”等等,這種不切實際、竭澤而漁式的擴容大躍進,讓股市難以承受之重。
中國股市這種只求高速度,一味貪大求全(多板市場)、貪大求洋(國際板),只想著“政績工程”,而不顧市場承受力、不顧廣大投資者利益的大躍進,應該像高鐵大躍進那樣,是到了該深刻反省和剎車的時候了!
綜上所述:中國股市是一個不適合長期投資的市場。在這個市場裏,圈錢是第一位的,新股發行與再融資,加上無休無止的限售股解禁與套現,在這樣的市場生態下把老百姓養命錢往股市投應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