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外匯局釋疑:外儲增長並非通脹高企主因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29日 09: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近期,外匯局頻繁發文針對外儲熱點問題進行解答,這表明隨著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的越來越大,外匯儲備相關問題已經引起廣泛關注。

  今年以來,CPI持續高位運行,6月CPI同比增加6.4%,宏觀研究員預計7月份可能仍將在6%以上。有觀點認為,外匯儲備持續增加是當前我國通脹高企的重要原因。對此,國家外匯局在答疑時表示,就通貨膨脹而言,外匯儲備的增長不是直接原因,更非主要原因。

  外匯局表示,當前我國物價水平上漲受多種因素影響。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全球通脹預期明顯上升,國內輸入性通脹壓力加大。同時,國內投資需求拉動及能源、資源、勞動力、土地等成本上升也推高了價格水平。外匯儲備增加會導致人民幣市場投放量增加,帶來基礎貨幣的增長,但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已多次通過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發行央行票據等方式進行對衝操作,回收了外匯佔款所投放的流動性。

  自去年年底開始,受人民幣升值預期強烈影響,外匯儲備持續增加。今年上半年,銀行代客結售匯累計順差273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約71.9%。

  據了解,銀行代客形成的差額將通過銀行在銀行間外匯市場買賣平盤,是引起我國外匯儲備變化的主要來源之一。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6月底,我國外匯儲備達到31974.91億美元。

  對於近3.2萬億美元鉅額外匯儲備,有觀點認為,已經超過我國 實際需要的合理規模。

  外匯局表示,外匯儲備的增長,是在當前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下,國際收支“雙順差”的客觀結果。一國持有多少外匯儲備算是合理水平,國際和國內都沒有統一的標準,需綜合考慮本國的宏觀經濟條件、經濟開放程度、利用外資和國際融資能力、經濟金融體系的成熟程度等多方面因素。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保持充足的外匯儲備對於確保國際清償能力、提高風險應對能力、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等具有重大的意義。

  “十二五”期間,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國科學發展的主線,將貫穿經濟社會各個領域。外匯局表示,將採取綜合措施,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從根本上減緩外匯資金流入壓力,促進國際收支趨於基本平衡。

  另外,在26日的熱點問題解答中,外匯局對“外匯儲備是老百姓的血汗錢”的説法進行澄清。

  外匯局表示,外匯儲備是由人民銀行通過投放基礎貨幣在外匯市場購匯形成的。在人民銀行買入外匯的時候,已經向原外匯持有人支付了相應的人民幣。換句話説,外匯儲備形成過程中,企業和個人不是把外匯無償交給國家,而是賣給了國家,並獲得了等值人民幣。這些交易都是出於等價和自願的原則,企業和個人的經濟利益在外匯和人民幣兌換時已經實現。

  外匯局還稱,由於人民幣存在升值預期、國內外匯差利差等因素,目前,企業和個人結匯意願較為強烈,普遍不願意持有和保留外匯。也就是説,目前“藏匯於民”的障礙不在於政策,而在於涉匯主體的持匯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