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外匯局:我國外儲堅持自營主導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28日 14: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國際商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作者:曹建華

  截至6月末,我國外匯儲備達到31974.91億美元,同比增長30.3%。隨着我國外匯儲備的不斷攀升,如何管理及用好這筆財富,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話題。26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就我國外匯儲備的熱點問題進行了解答。

  “藏匯於民”無政策性障礙

  近年來,我國國際收支持續“雙順差”,加之國際金融危機後,國際流動性氾濫,外匯凈流入規模較大,導致我國外匯儲備不斷積累。外匯局表示,目前,我國積極支持居民持匯用匯,經常項目已實現完全可兌換,居民用於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等經常項目用途的購付匯需求已得到充分滿足,資本項目下除對一些風險較大的國際收支交易存在部分管制外,企業對外直接投資,企業和個人通過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投資海外資本市場等渠道均無政策障礙。

  但是,由於存在人民幣升值預期、國內外匯差利差等因素,目前,企業和個人結匯意願較為強烈,普遍不願意持有和保留外匯。外匯局指出,目前“藏匯於民”的障礙不在於政策,而在於涉匯主體的持匯意願。

  對此,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藏匯於民”的實施受制於外匯市場的升值程度和發達程度。她建議百姓的日常投資理財不應僅停留在人民幣産品的概念上,而應增加對美元、歐元等外匯幣種産品的了解,以擴展理財視野,合理配置資産。

  中國銀行一位不願具名的分析師補充到,要實現“藏匯於民”,應增加人民幣的雙向波動性,避免保持人民幣單邊升值的傾向。只有人民幣保持既有升也有貶的雙向波動,且波動幅度保持在合理範圍之內,具備相應的交易空間,居民的持匯意願才會增強。此外,如果國家能採用稅收手段,適度降低消費稅,並增強持匯的便利性,居民在可支配收入更寬鬆的狀態下才會增加持匯意願。

  與此同時,針對將外匯儲備直接分給民眾或是剝離一部分外匯儲備成立主權養老基金,以充實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觀點,外匯局表示,不論是將外匯儲備直接分給老百姓的建議,還是將外匯儲備直接用於養老、醫療、教育等社會福利的建議,都涉及到外匯儲備是否可以無償分配使用的問題。外匯儲備不同於財政盈餘資金,是中央銀行在外匯市場購匯形成,在中央銀行的資産負債表上對應着本幣負債。

  免費使用外匯儲備,性質上相當於中央銀行隨意印鈔票,無節制地擴大貨幣發行,會造成通貨膨脹等嚴重後果。在“依法合規、有償使用、提高效率、有效監管”的管理原則指導下,外匯儲備正積極創新運用渠道,繼續為國家經濟建設和改善民生服務。

  推進外儲管理多樣化

  目前,我國規模龐大的外匯儲備已被國際社會認定為主權財富基金,且相關投資操作易受市場容量、政治因素等各種限制。有觀點認為,可分出部分外匯儲備委託給國內專業金融機構或國際投資機構管理運作。

  對此,外匯局方面表示,外匯儲備與主權財富基金、專業資産管理公司等其他類型的機構投資者相類似,均面臨着國際形勢、市場條件和監管規定等方面的約束,但在資金來源、經營目標、風險控制等很多方面有較大區別。

  為保障外匯儲備資産的安全性,發揮在成熟投資市場大規模經營的比較優勢,外匯儲備經營堅持以自主經營為主。同時,外匯儲備一直通過各種有效形式拓寬投資渠道,其中包括委託經營。從1996年起,外匯局有選擇性地將部分外匯儲備委託給國內外較為先進的資産管理機構投資。目前外匯儲備經營委託的外聘經理,均是市場知名度較高、資産規模較大、經營業績排名靠前的資産管理機構。外匯儲備經營高度重視對外聘經理的風險管理,將其納入整體風險管理框架密切監控,確保外匯儲備資産安全。

  此外,目前境內商業銀行的外匯頭寸普遍較為緊張,其對於支持對外貿易和企業“走出去”的能力受到一定限制。有學者認為,可將一部分外匯儲備貸給境內商業銀行使用。外匯局就此表示,我國有充足的外匯儲備和暢通的購匯渠道,完全可以滿足商業銀行、企業等合法的購匯需求。如果企業或銀行需要外匯用於對外貿易和“走出去”,隨時可以用人民幣資金購匯,不存在任何政策障礙。而簡單地採取外匯儲備貸給境內銀行的做法,將進一步減少購匯,相應加大央行購匯壓力,不利於宏觀調控。

  前述中國銀行分析師認為,外匯局可以選擇外匯投資經驗豐富而且信譽較好的商業銀行作為試點,並讓這些商業銀行代為管理一部分外匯資産。這樣在保障風險可控的同時,還能充分發揮商業銀行的能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