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小企業壓力系數狂飆 比金融危機時期更可怕(圖)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28日 07: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早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浙江2313家小企業調查一

浙江2313家小企業調查二

浙江2313家小企業調查三

  受訪小企業困境對比。本版圖表資料來源:《小企業經營與融資困境調研報告》。劉建平 製圖

  浙江2313家小企業調查

  儘管近期官方多次否認浙江、廣東等地中小企業出現“倒閉潮”。

  早報記者 曹敏潔

  儘管近期官方多次否認浙江、廣東等地中小企業出現“倒閉潮”,但小企業正面臨日益緊迫的生存困境,已是不容回避的現象。

  “今年小企業的主要壓力來自於人工成本高、原材料價格上漲、人民幣升值、結款趨緊、電力供應限制、賦稅成本較大等壓力。”昨日發佈的《小企業經營與融資困境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提出了上述觀點。

  由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聯合阿裏巴巴中國有限公司共同發佈的這份報告,在對近期盛傳的中小企業“倒閉潮”提出否定觀點的同時指出,今年以來,隨著宏觀經濟環境變化,在成本增加、人民幣升值和國際環境不明朗的形勢下,在連續加息及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等宏觀調控的貨幣政策的背景中,小企業面臨資金壓力,仍然頑強生存,積極經營。但是小企業一直以來的融資困境卻沒有較大改善,廣大小企業急盼資金支持。

  這一觀點,在之前的官方表態中已有“認可”。

  在21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2011年上半年全國工業通信業運行形勢新聞發佈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朱宏任坦承,最近一段時間部分中小企業的情況比較困難。在信貸規模壓縮的情況下,融資難成為當前中小企業突出問題之一,要給予高度的重視,目前正研究進一步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大多數仍在積極經營”

  此份《報告》由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與阿裏巴巴歷時兩個月,在對浙江寧波、溫州、台州等7個城市的94家小企業、4家專業市場和12家當地銀行進行了走訪,並通過網絡問卷對浙江各地2313家小企業進行調研後形成的。

  “儘管國際經濟形勢不明朗,小企業正面臨成本上升等困境,但是大多數小企業仍在積極經營,並不存在‘倒閉潮’”。《報告》指出,很多小企業稱其經營並不靠銀行貸款,而主要是用自有累積的資金週轉及親友間的借貸。因此,小企業的資金週轉對宏觀調控的貨幣政策並不敏感,小企業也不會直接因為銀根收緊而突然倒閉。

  對於今年以來確實發生的部分小企業倒閉,阿裏巴巴集團副總裁胡曉明認為原因不外有三。

  “我們發現,小企業倒閉有這樣三種主要原因:一是投資高風險行業失敗;二是市場的正常淘汰,一些小企業處於飽和且競爭過度的行業,或者低産能且産業升級失敗;三是小企業主動停産待機。”胡曉明説。

  小企業“壓力系數”狂飆

  小企業雖未出現傳言中的“倒閉潮”,但與往年相比,並不都是好消息。

  《報告》指出,今年小企業面臨的主要壓力更甚從前。來自於人工成本提高、原材料價格上漲、人民幣升值、結款趨緊、電力供應限制、賦稅成本較大等壓力,這的確使得小企業經營更加困難。

  《報告》分析,以小企業面臨的前三大壓力“勞動力成本上漲”、“原材料成本上漲”和“人民幣升值”為例,2010年以來,壓力系數分別達到了81.67%、81.43%和48.11%的高值,而在2010年以前,這樣的系數僅為52.10%、55.56%和32.95%。

  接受實地調研的小企業主全都表示人均員工報酬較往年有所增長,其中60%以上的企業主表示,人均員工報酬增長率達10%至30%。調研發現,81%的企業主認為原材料的成本上升是企業遇到的主要困難之一。以生産發光二極管的原材料“銀”來説,每公斤價格已經從2010年的2000多元上漲到2011年第二季度的3400元。

  此外,人民幣持續升值、區域電力供應限制、小企業結款方式改變等原因,均在不同程度上導致小企業的經營較往年艱難。

  據此,《報告》結論認為,無論是在2008-2009年宏觀調控政策寬鬆、還是2010年至今政策開始收緊的環境下,小企業面臨困境的最重要原因都是原材料成本、勞動力成本上升,其次是人民幣升值、用工荒、融資成本高。宏調對小企業經營沒有直接影響。

  76%小企業成信貸“盲區”

  相伴經營成本的是,切切實實的融資困難——它們正夾擊著中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報告》中明確提到,融資難、貸款成本高,以及民間借貸風險大等,依舊是困擾中小民企發展的主要因素。調查發現,63%的企業有現實的融資需求,76%的小企業的融資需求在100萬元以下。

  但是,由於金融機構對小企業的定義不一致且定義門檻較高,導致廣大貸款需求在100萬元以下的小企業,成為銀行貸款的“盲區”。

  《報告》顯示,許多小企業習慣向親友借貸,浙江小企業通過親友及民間借貸的份額達50%。而相對應的,以銀行和農村信用社等傳統金融機構作為主要融資渠道的僅佔21%;通過小額貸款公司和典當行作為主要融資渠道的佔7%;另有22%的小企業從未與以上金融機構或個人發生過借貸行為。

  此外,銀行貸款利率上浮也為小企業融資帶來壓力。《報告》調研了解到,今年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上浮基本上都在30%左右,年利率到達8%左右,貼現率提高到4%至5%,小企業融資成本進一步提升。

  早報記者採訪了解到,目前,在江浙地區,民間借貸成本已經到了月息7-9分左右,部分年化貸款利率高達100%;這種高息民間借貸基本是在熟識的朋友和親戚之間進行。

  另據新華社21日報道,浙江銀監局副局長傅平江指出,必須正視的是,過去説的在社會個體和家庭之間存在的“高利貸”,現在已經進入了生産領域,並且已經常態化,“形成了固定的牟利機制。”

  如此“高利貸”的惡果已顯現,上述新華社報道稱,不僅是溫州,近期,福建省廈門市、石獅、漳州、龍岩等地陸續發生民間借貸資金鏈斷裂事件。

  緊貨幣下扶持小企業之道

  《報告》認為,政府此輪實行的穩健貨幣政策、抑制通脹的策略的影響是相對的,當然小企業目前確實遇到一些困難,如原材料採購無賬期、産成品應收賬款賬期延長,但這是中型企業信貸資金趨緊後的傳導效應,可以通過適當增加小企業信貸投入的方式予以緩解小企業的資金壓力。一“壓”一“張”,可能是當前需要採取的策略。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研究員、經濟學者薛兆豐認為,目前國家的金融政策對中小企業形成了兩方面的夾擊:一是推動了引入型的通貨膨脹,致使中小民營企業經營成本不斷攀升;二是銀行融資政策僵化,致使企業融資相當困難。

  薛兆豐説,解決之道是雙管齊下,首先要改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由市場而非政策來決定人民幣匯率浮動;其次,放寬銀行融資政策,改善對中小民營企業的融資服務。同時,還應減免中小企業的稅負,從而增強它們的經營活力。

  《報告》亦提出這個解決方案。

  “融資可緩解當前小企業面臨的經營困境。一要出臺小企業信貸扶持政策,鼓勵專營小企業信貸的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大對小企業的融資服務;並加強監管,實現專項風險專項管理。二要創新信貸技術,提升小企業信貸的服務能力和效率。三要對小企業稅收政策予以優惠,幫助小企業降低運營成本。”《報告》説。

  《報告》同時建議,國家進一步規範小企業金融劃分標準;明晰金融機構對小企業的融資扶持政策;引導小企業規範財務並改善稅收政策;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並創新信貸技術,充分利用小企業信用數據以評估小企業信貸風險。

  珠三角中小企業:目前壓力

  比金融危機時期更加可怕

  據新華社廣州7月26日電 近日,廣東東莞素藝玩具有限公司和定佳針織服裝有限公司的接連倒閉,觸發社會關於新一輪“倒閉潮”的猜測。

  新華社記者在珠三角地區走訪多家企業、行業協會及政府相關部門發現,兩家企業的接連倒閉是由於自身經營不善,屬於個別現象。東莞市經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從東莞各鎮反饋的情況看,各大工業區廠房基本滿租,沒有空置。

  採訪同時發現,不少中小企業的生存狀況不容樂觀,也是事實。部分企業表示,目前面臨的壓力和困難比金融危機時期更加可怕,一批中小企業陷入經營低潮,甚至瀕臨倒閉。

  東莞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介紹,該部門近期對當地300多家外資工業企業的經營現狀進行了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歐美經銷商進入“去庫存化”狀態,企業訂單普遍下降。據調查,2011年第二季度以來,企業訂單的平均下降幅度達15%到20%。另外,一些歐美客戶出於成本控制的考慮,將以往投放中國的訂單逐步轉移到東南亞地區。

  企業管理成本提高,也是問題所在。東莞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介紹,今年以來,包括原材料、勞動力等因素在內的企業經營成本平均上升11.4%。其中原材料成本上漲14%,工資成本上漲14.5%。企業利潤率從去年的5.7%下降到3.5%。很多企業處於微利狀態,有的企業甚至出現了虧損。

  此外,受通貨膨脹、用工荒、電力緊缺、銀根收緊等多重影響,中小企業在信貸方面出現資金緊張的傳導效應,回款難度加大,資金鏈繃得緊,三角債問題較為突出。

  當地從事傳統行業的部分企業及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已出現關門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