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股票 >

中國概念股的罪與罰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26日 16: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IT時代週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進入7月,中國概念股終於有了點喘息之機。此前幾個月,在華爾街曾經一枝獨秀的中國概念股,遭遇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過度包裝、財務造假、信息披露不透明,令顏面盡失的它們,在做空者蓄意散佈負面消息的挑唆下,遭致恐慌性拋售。今年3月至今,已有20余家中國上市公司因涉嫌財務醜聞,被納斯達克或紐交所停牌,4家企業被勒令退市。

  中國概念股在推高美國疲軟的股市後,反被美國資本市場推向道德的“審判庭”,聲名俱毀,損失慘重。這給中國企業一個慘痛的教訓:進入監管嚴格的美國資本市場,實際上也是踏入雷區,企業必須具備足夠強的掃雷能力,才不至於被炸得體無完膚。

  現在,想赴美上市的中國企業家恐怕首先要擺正自己的心態上市是新的起點,而非終點。以急功近利之心莽撞地衝向美國資本市場,結果很可能適得其反:如果自身條件不過硬,將很容易成為遊戲規則的犧牲品。

  而從更深層次看,中國概念股近幾個月的悲慘遭遇,也反映出中國資本運作體系依然十分孱弱。

  進入7月,中國概念股終於有了一些好消息。

  過去幾個月,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股價遭到無情打壓,中國概念股股價可謂“跌跌不休”,5-6月,股價平均跌去近兩成。現在,跌幅正在趨緩。

  與此同時,面對華爾街的做空公司,中國公司也不再只會嚇得發抖,任由股價下挫。隨著展訊通信對做空公司“渾水”的成功反擊,由做空公司發佈的質疑報告本身也開始遭到質疑,其破壞力正在減弱。不僅如此,多家中國公司還積極主動地進行股權回購,進一步提振了市場信心。

  7月1日,迅雷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了最新的IPO申請補充文件,也從一個側面顯示出市場趨穩的跡象。

  今天,美國資本市場上的中國概念股終於迎來喘息的機會。那麼,過去幾個月,到底發生了什麼,以致中國概念股境地如此尷尬?

  第一章 華爾街喪鐘

  6月21日,華盛頓,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主持召開首席財務官大會。美國證交會主席瑪麗夏皮羅剛邁入會場,守候已久的記者們就箭一般衝上來,將她圍堵在大門口,有關中國概念股的問題像連珠炮般發送過來,現場秩序一時大亂。在隨後的圓桌會議上,夏皮羅透露,“美國證交會將會在政策上有所改變,出臺更嚴厲的監管措施,以儘快解決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最近發生的不愉快。”夏皮羅這番話,給處於危機中的中國概念股當頭澆了一盆冷水,股價繼續下挫。

  就在這一天,美國證交會對陜西世明科技及河南斯美特食品有限公司提起訴訟,理由是它們沒有按時提交財務報告。今年3月初,綠諾科技在遭到美國《海外反腐敗法》相關調查後,被勒令退市。緊隨其後,美國龍昌會計師事務所向美國證交會舉報了由其審計的4家中國公司,中國概念股的噩夢開始。

  哀鴻遍野

  赴美上市的中國企業最近爆發的信任危機,已經傷及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的集體形象。對此,美國《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等媒體毫不客氣地用上了“醜聞”一詞。

  過度包裝、財務造假、信息不透明……中國概念股信譽一落千丈。從今年3月至今,已有20余家中國公司被納斯達克或紐交所停牌,4家企業被勒令退市。這是華爾街有史以來對一個國家的上市公司作出的最嚴厲制裁。

  近兩個月,中國概念股幾乎全線下跌。有外媒斷言,中國在美上市的公司10年來積累的市場信譽,不出3個月將毀於一旦。而美國盈透證券乾脆把132隻中國概念股列入“黑名單”,警告投資者不要去碰這些企業。美國證交會也坐不住了,最近首次向投資者提出對反向收購(RTO)上市的中國公司的風險提示。

  中國概念股曾經是華爾街的強心劑。在國際金融風暴襲來之時,美國證券市場一片蕭條,美國證交會相關高層多次呼籲中國優質企業赴美上市。中國經濟網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概念股的業績好到讓人“羨慕嫉妒恨”。2009年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股價平均漲幅高達130%,有5家漲幅超過1000%。2010年,中國概念股在美國股市同樣大放異彩,其中神舟礦業漲幅達1083.09%。

  然而,由盛轉衰似乎只有一步之遙。中國概念股的超常態表現,引起一些做空者的覬覦,隨後一些陰暗面被做空公司揪了出來。目前已有多家公司遭到毀滅性打擊艾瑞泰克因涉嫌造假已被停牌,東方紙業因遭做空者“渾水”公司的質疑,股價暴跌七成,其他幾家的股價也跌得慘不忍睹。

  中國概念股中,不單是小公司問題多多,即使是最近很火的互聯網大公司,也很少敢説自己是完全清白的。在大環境影響下,視頻網站優酷網、社交網站人人網都經歷了股價的大起大落,而搜索巨頭百度、門戶網站新浪等的股價也出現滑梯式下挫。噹噹網去年12月在紐交所上市,首日股價飆升87%,風光無限,最近也跌破發行價。

  《巴倫週刊》提供的數據顯示,從4月末到6月初,新近上市後股價就暴漲的優酷,股價已經跌掉54.11%,人人網跌56.21%,網秦跌56.97%……而被美國券商列入“黑名單”的中國企業中,還有麥考林、新浪、噹噹網、搜狐等知名企業。

  日前有境外媒體稱,出於風險和商譽考慮,美國四大會計機構普華永道、德勤、畢馬威、安永已不再承接中國企業赴美IPO的審計業務。雖然安永對此進行了否認,但它卻承認,鋻於目前中國概念股遇到了一些問題,會對所承接項目進行更嚴格的把關。

  埋下炸彈的上市“推手”

  那些在美國資本市場被停牌或退市的中國公司,絕大多數有一個共同點:通過借殼上市。

  根據美國證交會提供的數據,自2007年至今,在美國借殼上市的企業有600多家,其中中國企業有159家,約佔1/4。美國資本市場號稱有全球最嚴格的審查制度,為什麼有造假之嫌的中國概念股卻樂於去美國上市?

  原來,中國企業走了一條“捷徑”,即通過RTO(反向並購,也稱借殼上市)方式赴美上市,上市條件比國內要寬鬆得多。從2003年開始,這種借殼上市風潮在中國民營企業中抬頭,其中很多企業是以OTCBB(場外櫃臺交易系統,又稱佈告欄市場,中國三板市場與之類似)方式登陸。

  美國資本市場分為交易所(如紐交所、納斯達克)和場外交易市場。企業在OTCBB上通過買殼掛牌,只需填寫相關表格即可,上市無需繳納費用,而且,通過它轉板上紐交所或納斯達克時,無需嚴格的審計流程,不像直接在紐交所或納斯達克IPO(首次發行上市)那樣繁瑣,因而很多中國中小企業選擇RTO方式,將OTCBB作為在美曲線上市的跳板。

  當然,實力、規模都偏小的中國企業要想在美國上市,一定要有人牽線搭橋。這個角色一般由美籍華人扮演,他們對美國資本市場有深透的了解,對中國企業以及各地政府好大喜功的心理也把握得十分到位。

  據《巴倫週刊》披露,在美國借殼上市,有一條完整的産業鏈條,“掮客”這個職業也應運而生,他們神通廣大,往往以海外投資公司的面目出現,為中國企業穿針引線,打通美國證券市場的各個關節。他們對成功上市的企業往往會收取幾十萬美元服務費。

  會計師事務所德勤中國的員工對《IT時代週刊》表示,這些掮客摸準了中國地方政府渴求政績的心態,批量給地方政府發邀請上市函,得到回函後,在這些官員的陪同下,再到各地物色對象。因為打出政府這面大旗,中小企業都十分放心,一些企業甚至當場簽下合作意向。

  這些掮客在國內還專門招聘“線人”,為其物色對象。掮客們建有自己的網站,每成功操作一家企業,就會主動要求與當地政府互換錦旗,挂在網站首頁展示。在拉其他企業上市時,為了消除對方的顧慮,他們先要對方看自己的網站。在態度上,他們往往顯得滿不在乎,十分傲慢。這種欲擒故縱的做法,讓國內一些想上市的企業主更是急不可待。

  許傑(音譯)在眾多掮客中頗有名氣。在他的運作下,9家中國企業以RTO方式在美上市或掛牌。但在今天看來,這些公司處境十分不妙。迄今為止,轉板成功的4家均已被做空,一家被停牌,其他幾家則淪為垃圾股。被做空的中國概念股叫苦連天,幾百萬美元的上市費用全打了水漂。

  即便是一家不景氣的中國公司,在美國借殼上市也不難,掮客們跟券商、會計公司以及律師事務所關係密切。他們會找來券商做承銷商,券商則先讓會計公司幫企業做一份漂亮的財務報表。報表越光鮮,就越能受資本市場青睞,對各自的回報也就越大。券商從每次融資中可提取融資額7%的佣金。在巨大利益的誘惑面前,一些信譽度不高的美國券商,常常絞盡腦汁美化對方的財報。

  赴美借殼上市的中國企業不需要做什麼,只要準備好運作資金就萬事大吉。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一家名為美國貝爾蒙合夥人的推手公司自2004年創建以來,已為中國閥門等20多家中國私營企業提供了殼公司,幫助它們在美上市,其中有不少已轉板納斯達克或紐交所。

  貝爾蒙公司自詡是借殼上市的行業領軍者,在中國概念股中名氣甚大,除了中國閥門外,中國綠色農業、青島紅冠鞋業、寶生鋼鐵製品有限公司等都在它的運作下,在美國資本市場上市。該公司創始人梅斯神通廣大,美國的反向收購協會就是他一手策劃成立的。他舉辦的論壇,連格林斯潘(美聯儲前主席)這樣的大人物也會給面子出席。

  一切皆可造假

  “只要有錢,有關係,什麼都可以造假。沒有利潤可以虛構利潤,沒有納稅記錄可以虛構納稅記錄。”據美國一家會計公司透露,中國概念股在信息披露上普遍存在問題,即使是中國幾大國有銀行提供的對賬單,也排除不了存在造假的嫌疑,這在西方人士看來不可理喻。

  赴美上市的中國企業,不少都有兩本賬本,這在業界是人人皆知的潛規則。其中一本賬本給當地稅務機構,它們會把這本賬本做得“慘不忍睹”,以便少交稅;另一本賬本則交給美國證交會,儘量美化自己,便於多圈錢。在這一波醜聞中,大部分事發企業都被發現遞交給證交會的財報數據與實際不相符,存在嚴重誇大的事實。比如,陜西索昂生物公司過去3年的納稅記錄竟然為零。

  一家美國會計師事務所進入中國市場多年,有客戶近20家,但最近發現其中8家客戶的銀行賬戶存在造假。他們審查的客戶銀行對賬單,通常由企業自己提供。但萬萬沒想到,企業竟然膽大到私刻銀行公章,偽造銀行對賬單。這家事務所對《IT時代週刊》表示,銀行似乎都偏向企業,每當事務所去銀行打印對賬單時,總會遇到各種障礙。該事務所懷疑,銀行與企業可能一起聯手造假,虛構銷售收入與業務往來。

  5月22日,負責為東南融通在紐交所掛牌上市做獨立審計的德勤會計師事務所宣佈放棄這筆業務,原因是德勤在審計東南融通去年的財報時發現,該公司的造假情況已經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存在虛構部分交易,偽造對賬單、存款餘額與相關賬單,隱瞞鉅額貸款等嚴重問題。讓德勤無法容忍的還有,東南融通的管理層還干擾審計程序,暗示審計要朝公司的預期方向進行。

  另據透露,盛世巨龍與智慧照明這兩家中國上市公司的美國獨立審計人員,分別於3月和4月辭去職務,解除與兩家公司的合作關係。這兩家公司的審計人員都來自美國龍昌會計師事務所,在辭職信中,龍昌的審計人員稱,公司“無法直接核實盛世巨龍的銀行記錄,對其管理層對公司財務報表的陳述存在懷疑”;而“智慧照明也存在偽造財務賬本、客戶信息及銀行證明的嫌疑”。從以往經驗看,一旦審計師辭任,並且向證監會提交指控證據,企業將面臨摘牌的危險。

  第二章 做空機制推波助瀾

  中國概念股前幾個月的大跌,從根本上講,是自身在誠信問題上不過硬。而從外因看,一些專營股票做空業務的公司起到了巨大的推波助瀾作用。

  迥然不同於中國資本市場,在美國資本市場,投資者可以合法做空,以此獲利。在這次中國概念股誠信危機事件中,就涌現出一批專門的做空組織,它們攏聚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大發做空財。

  渾水”摸魚

  創辦“渾水”公司的是一個名叫卡森布洛克的美國人,今年才34歲,會一些簡單的漢語。憑藉做空中國概念股,他在全球投資界聲名大震。

  2009年下半年,布洛克的父親在一次會議上,聽到東方紙業高層誇耀自己的公司後為其所動,萌生了投資中國概念股的想法,並建議閒賦在家的布洛克親自去考察東方紙業。

  2010年1月,布洛克與一位校友前去走訪東方紙業,但看到的景象讓他大吃一驚:廠房破舊、宿舍簡陋、工人慵懶。布洛克當即建議父親賣空東方紙業。但隨後半年,東方紙業股價不降反升,這讓布洛克有了自己動手做空的想法。當年6月28日,布洛克發佈了做空東方紙業的報告。這份報告長達30頁,直指東方紙業虛增收入並挪用資金,其中2009年被指誇大收入40倍,建議將目標價下調為“低於1美元”。這對東方紙業而言無異於晴天霹靂。此報告發佈後3個交易日,東方紙業股價累計跌幅近40%。苦覓生財之道的布洛克,開始意識到做空中國概念股“大有作為”。

  隨後,他又相繼發表了關於綠諾科技、多元環球、中國高速頻道和東南融通等公司的做空報告。其中,綠諾去年秋天因此以退市收場。今年2月4日,“渾水”對準中國高速頻道,質疑該公司蓄意誇大盈利能力,並指出其財報數據與實際嚴重不符,建議做空這只涉嫌財務造假的股票。報告發佈當天,公司股價暴跌33.23%。今年5月,中國高速頻道已在納斯達克退市。

  “渾水”威力如此之大,讓你很難想象得到,這家公司自身也是渾水摸魚者。

  布洛克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曾聲稱,“渾水”公司在香港有運營總部,並在上海設有辦事處。

  但通過實地調查,記者發現,“渾水”公司所謂的香港運營總部位於尖沙咀柯士甸道麗斯廣場19層,四週是密集的住宅樓,離金融中心甚遠。門口挂出的招牌顯示,這裡並非“渾水”公司,而是一家名為TWCNOMINEESERVICESLIMITED的服務公司。經過詢問該公司職員,記者了解到,實際上,“渾水”公司只是TWC的一個客戶,它在此享受秘書服務。在香港,所謂秘書服務公司就是:為客戶提供公司註冊地址、代理董事、獨立的專線電話等服務,其年費價格通常在2000-5000港元之間。

  從上海工商局顯示的信息看,“渾水”公司也並沒有在上海設立辦事處,布洛克在上海成立的公司名為Loveboxstorage,是一傢俬人倉儲公司,與股票研究業務毫不沾邊。

  有趣的是,與布洛克相比,他的父親在唱空做多股票方面更為專業。後者對科技含量較高的美國本土小型上市公司研究頗深,並長期向機構投資者兜售研究報告,其影響力滲透華爾街。

  大發做空財

  “中美兩國從文化到制度都存在顯著差異,投資銀行的分析師很難對小市值中國公司的信息掌握透徹,也沒有可能去做調查,而我們通常花2-3個月時間來研究這些公司。”在接受《巴倫週刊》採訪時,布洛克直言不諱地表示,他在公佈某企業的質疑報告之前,通過提前與多家對衝基金配合,實施大規模做空佈局。而這些參與做空、拋售股票的投資者,都獲得了可觀的回報,一般情況下回報率不低於10%。

  在眾多做空公司中,“渾水”公司“最專業”,為了調查事實,他們會派人親赴實地,或聘請私人偵探,弄清目標公司的造假行為。因此,“渾水”公司的報告“權威性”較高,上市公司一旦被它盯上,基本上就被判了死刑股票遭律師事務所、基金及股民等拋售,股價大跌,甚至面臨退市命運。《IT時代週刊》在採訪中了解到,提及“渾水”公司,很多赴美上市的企業都誠惶誠恐。

  “渾水”公司的野心越來越大,最近與在多倫多上市的嘉漢林業纏上了,並説其是迄今為止釣到的最大的一條魚。布洛克在兩個月前就向一些對衝基金透露,將發佈做空嘉漢林業的報告,稱對方存在操縱公司財務報告的嫌疑。在這份報告公佈後的3天內,嘉漢林業股價大跌近80%,市值損失多達50億美元。

  做空機構有固定的做空套路,它們的慣用手法是:在股票處於高價位時,從券商(如高盛、美林等)處“借”來一定數量的股票,並按照當時的價格賣出。然後,做空組織發佈供股民參考的研究報告,稱被獵殺的目標公司存在欺詐嫌疑,待股價暴跌後,再低價買入股票還給券商,從這一高一低的差價中牟取利潤。

  美國投資者ScottRubin透露,今年2月份,布洛克的父親曾經對他詳細剖析了“渾水”公司做空的幾家中國上市公司的財務情況,並聲稱,他兒子創辦的“渾水”公司在中國有很強的社會關係,在審計、製造、市場推廣、金融等領域都有人脈。寫出做空研究報告後,“渾水”公司會利用自己在華爾街與機構投資者、對衝基金的關係,預先向部分機構兜售報告。而收到報告的對衝基金則暗中收購相關股票,等報告發佈後配合打壓股價。不僅如此,“渾水”公司也企圖把報告賣給目標公司。東方紙業曾公開聲稱,去年1月,曾有兩名聲稱來自美國研究公司W.A.BCapital的代表前來造訪,在結束訪問後,對方要求東方紙業支付一大筆錢來買一份內容積極的調查報告,被自己拒絕了。

  當然,做空機構也有一定的風險。它們向券商所借的股票需交納高額的利息,而且,一旦做空機構獵殺對象的股票被停牌甚至退市,而做空機構又沒有及時買入平倉,就得等待恢復交易,這段時間長達數月到一年不等,付出的利息十分高昂。

  無論是做空還是做多中國企業,在美國都是合法存在的,一旦遇有機構做空企業,只要能夠提交合理的反駁理由,企業一樣可以證明自己沒有問題。東方紙業遭到做空後,聘請德勤會計師事務所進行了獨立調查,並於2010年11月29日表示,沒有發現虛增收入和挪用資金等現象。不過,該公司股價暴跌已無法挽回。嘉漢林業亦如此,由於澄清不及時,公司股價和聲譽都遭受重大損失。

  第三章 讓中國概念股發出應有光芒有跡象表明,中國概念股現正呈現出回暖態勢。而基於中國巨大的市場容量和30年來的高速發展,投資者眼中的中國概念股價值正在向理性回歸。美國媒體也認為,在經歷了瘋狂追捧和聽信做空報告兩個階段後,投資者對中國概念股的態度開始漸漸轉向“中立”。但中國概念股何時才能適應國際金融規則,發出其應有的光芒?

  展訊成功反擊

  世界知名的安永會計師事務所資深人士對《IT時代週刊》表示,在做空者眼中,被做空企業都會呈現一些特徵或跡象,比如成長過快、利潤率過高、頻繁更換審計、領導人頻頻離職等。“渾水”公司就隔三差五發佈其“看空”研究報告,質疑中國概念股財務報告的真實性以及信息披露的透明性,展訊就曾因為具備這些特徵,成了“渾水”公司瞄準的目標。今年6月底,一份針對展訊的質疑報告一齣,展訊盤中跌幅一度超過30%,這引起了展訊公司的高度警覺。

  美國當地時間6月28日,“渾水”公司以十五連問的方式,向展訊發出了財務質疑公開信,指出展訊多位高層突然離職、手機芯片業務呈爆炸性增長等存在蹊蹺。展訊董事長李力遊立即反擊,于當日股市收盤前指出,“渾水”公司的質疑“毫無依據”,展訊股價尾盤迅速拉升,使跌幅收窄至3.54%。次日,展訊還召開投資者電話會議,並邀請審計公司普華永道出席,公司股價當日上漲10.17%。這是“渾水”公司首度“失手”。

  對“渾水”公司的發問,展訊一一進行了有理有據的回應。展訊指出,公司前CEO武平離職,是在展訊最困難的時候;2008年,適逢金融危機,全球手機出貨量放緩,再加上展訊在TD上研發投入過大,導致公司出現虧損;至於展訊將審計公司由德勤更換為普華永道,是因為與德勤的合同已到期,因為費用問題選擇了普華永道。而“渾水”質疑的展訊GSM芯片成長過快也是毫無道理的,展訊的芯片相比聯發科更便宜,性能更穩定。國際調研機構iSuppli4月發佈的數據顯示,展訊在國內的2G手機芯片市場份額已超過30%,而在2009年上半年,這一份額僅為5%。

  展訊積極地以事實成功展開反擊,讓“渾水”公司的做空圖謀未能得逞。但很多時候,中國企業往往對於做空機構的指責反應不及時,而且難以舉證反駁。除東方紙業、展訊等中國概念股外,在所有受到做空狙擊的中國上市公司中,不少中國公司蒙受了不白之冤,但它們大多保持沉默不語,有的是因為底氣不足,有的則是臨陣怯戰。

  有分析人士認為,在面對負面消息時,中國企業不能充耳不聞,而要及時出面回應,如:召開新聞發佈會做澄清,請審計機構做公證,邀請機構投資者實地考察等。只要積極向機構投資者公開真實的信息,就完全有可能擊垮做空公司的企圖,避免企業蒙受巨大損失。

  走出“上市即成功”的誤區

  美國金融機構利用“中國概念”先包裝上市,再在高價時退出,而在發現問題時又集體唱空,賺錢的是這些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玩家,損失的是中國企業及那些不熟悉資本市場遊戲潛規則的股民。中國企業上演的這場集體鬧劇,實際上是對美國監管環境的不適應所造成,而西方會計制度又在客觀上為做空中國概念股設下了一個陷阱。

  美國證交會提供的數據顯示,從2007年1月至今,已有600多家中國企業有意赴美上市。為什麼中國企業紛紛戀上美國資本市場?復旦大學經濟學院證券研究所常務副主任孫立堅認為:“這是因為受中國資本市場的制度環境制約,一些中國企業沒法在國內上市融資,與國內較嚴格的IPO審批制相比,美國證券市場低門檻的註冊制度,給它們開啟了一扇方便之門。”

  但很多中國企業犯了一個常識性錯誤它們以為只要能上市就萬事大吉,所以在上市前,百般修飾自己,甚至不惜造假。這種思想誤區,讓它們在上市後很容易成為遊戲規則的犧牲品。

  以紐交所為例,它在審核機制上沒有“連續兩年盈利”等硬性要求,與國內股市需連續3年盈利等條件相比較為寬鬆。但事實上,企業在美國上市後更不能疏忽,它是把企業置於公眾火眼金睛下審視的開始,不僅要面臨美國證交會、交易所的嚴格監管,還要面臨會計師事務所、券商、律師事務所、做空機構、媒體、股民等的審視監督,更有潛伏在各個隱蔽角落的“獵手”對企業虎視眈眈,稍有不慎就會慘遭獵殺。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江浩明認為,中國企業對美國的監管信息了解不夠,是這次危機發生的主要原因。在利益驅動下,做空在美國成為一股重要的市場監管力量,它在客觀上的確起到了為資本市場“去偽存真”的作用。做空機制的存在,一方面體現了美國資本市場的成熟,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中國資本市場與國外的差距,體現出中國赴美上市企業的稚嫩和莽撞。

  完善資本運作體系是根本

  近兩年,中國企業成批赴美上市,正值美國資本市場蕭條之際,對中國企業審核也較為寬鬆。今天,美國經濟已慢慢走出低谷,對中國概念的依賴程度也在減輕,過河拆橋之意十分明顯。

  這次中國概念股問題集中爆發,而且問題大抵相似,原因就在於它們上市前都是由美國的公司審計的,後者對中國概念進行了包裝,放大某些特點,結果出現同質化。若要深究,作為主要承銷商的美國會計機構與投行是上市推薦人,在利益的驅動下,他們對一些不具備資質的企業作了全方位的包裝,絕對無法從中撇清干系。目前,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達262家,其中僅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公司就有88家,融資總額達85億美元。當華爾街將矛頭對準中國公司時,拿走了超過10億美元服務費的美國券商、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機構卻並未遭到譴責與懲罰。

  在美國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王宇龍看來,中國是全球經濟最具活力的新興大國,中國概念也是美國資本市場最火熱的題材,美國金融機構戴著有色眼鏡審視中國企業,顯然有失偏頗。這次事件還暴露出中國資本運作體系的孱弱。“中國金融體系在不斷提高風險控制力的同時,必須向民營企業擴大開放金融業務,為有條件走出去的企業提供海外融資、信息披露、資信審核和風險監管等各個環節的服務。”孫立堅認為,雖然我國金融機構目前還不完全具備這種能力,但通過金融創新和制度完善,就能縮短與國外金融機構的差距。

  現在,中國概念股已多次遭到做空,支付寶股權轉讓事件又將中國赴美上市企業的VIE模式推向風口浪尖。這樣一來,美國資本市場上,投資者對中國概念股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會十分敏感,一些循規蹈矩的企業也因此被牽連,被“錯殺”,這是十分可惜的。

  所幸,這次風波已經驚動了中美兩國的相關監管機構。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日前表示,將推出更加透明的審計報表模式,並希望下半年能與中國達成跨國監管協議,對赴美上市的中國企業進行實地檢查。美國彭博社報道稱,中美兩國監管機構將於近日就中國赴美上市企業監管合作問題進行協商。消息人士透露,中美有望簽署一份會計監管對等協議,合力堵住跨境監管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