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李妍:是什麼讓教授墮落于瘦肉精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26日 16: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燕趙都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李妍

  近年,不斷出現的瘦肉精事件成為我國食品安全領域一個揮之不去的幽靈。日前,湖南嶽陽市人民政府宣佈,經過當地有關部門兩個多月的奮戰,成功破獲一起涉及福建、湖南、浙江三省的瘦肉精生産、銷售案件。與以往類似事件不同的是,這次竟從飼料中檢測出以前從未出現過的苯乙醇胺A。此外,還從浙江大學教授鄒某處查獲含苯乙醇胺A的飼料1500公斤,並對其實施刑事拘留。(7月25日《北京晨報》)

  説瘦肉精是害人精,也許並不誇張。審視我們的餐桌,瘦肉精不僅陰魂不散,還經常像各色網絡病毒變種一般,動不動就冒出新型製劑,搞得監管檢測無力,鬧得肉食者們膽戰心驚。吃還是不吃?這是個問題。受囿于食品監管的運動式執法及不良商家的利益驅動,民間一度興起DIY潮流。可面對瘦肉精,巧婦估計也難為,總不能為了吃上放心肉就養頭豬吧。

  這還不夠糾結的。如果説此前的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抓抓利欲熏心的銷售商家源頭,問責一下管理不嚴的監管部門,尚還算一種對食品安全的把控。可此次冒頭的新型瘦肉精事件背後,竟赫然站著個浙大教授的身影,這讓對科學懷著無比景仰之情的公眾情何以堪?原來,這些嚴重損傷公共利益與公眾生命安全的食品安全事件背後,竟還有所謂專家學者與之共謀的魅影。這些“天才的發明”讓人叩問,究竟是什麼讓學界人士墮落如斯?

  浙大教授究竟在這起瘦肉精事件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仔細分析,不難想象。就在幾年前,曾有報道揭示,綿延多年的“瘦肉精”事件本可在源頭上避免。在西方早已發現瘦肉精(鹽酸克倫特羅)的危害,並禁止使用時,國內一些學者卻因為課題經費、職稱、地位、技術轉讓費等利益誘惑,集體屏蔽瘦肉精負面信息。不知道在其他食品安全事件中,學者專家究竟又扮演著怎樣推波助瀾的角色?

  這是一種比學術腐敗更可怕的墮落。倘若僅從利益驅動的角度分析,顯然無法號準學者墮落于瘦肉精的脈象。如果説“商人重利”,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不惜以公眾生命安全為代價,生産銷售有毒食品;那麼作為科學家,不説你“為生民立命”,至少也不應該僭越起碼的科學道德,無視科學良知,將公眾生命視為草芥吧。

  對科學道德的姑息,最終導致類似瘦肉精的食品安全事件難以從源頭上杜絕。長期以來,科研者與利益靠得太近,又缺少相關規範制約。這讓實驗室裏那些無視公眾生命的製劑,能夠順利突破食品安全防線,最終流向公眾餐桌。當某些學者將科研建立在貪婪的基礎上,則公眾安全必然被科技反噬;當科研成果缺乏監管,則“科學無禁區”就必然演變成“道德無禁區”。

  科研精神最核心的理念理應是公共精神與社會責任。倘若科學研究無視公共道德,藐視法律與倫理,則不僅會對社會造成可怕的傷害,更會讓科學者個體陷入道德與法律的撻伐漩渦。有鋻於此,浙大教授涉案瘦肉精事件,理應成為公眾乃至學界反思科研道德與科學倫理的契機,不僅需要建立詳細的規範與細則規範科研,更要讓食品監管深入科研領域,讓科研走在合乎道德倫理與法律的路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