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電紙書還有未來嗎?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26日 07: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中國企業很多經歷過這樣的怪圈:覺得有利可圖,就一窩蜂進來;覺得無利可圖,就全身而退。現在,電紙書又可能成為這樣一個怪圈。在風光了兩三年後,電紙書在各類新電子産品,特別是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夾擊下,越來越成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事實上,早在前兩年各大電子廠商競逐電紙書市場時,業界就已經發出了懷疑的聲音:電紙書這種單一功能的産品是否會重蹈學習機、商務通以及上網本等産品的覆轍?這些電子産品都曾經創造過一時的輝煌,過去風生水起,如今卻煙消雲散。漢王、盛大們的電紙書經過前兩三年的爆炸性增長之後,忽然又變得乏人問津。這樣的情景,不禁讓人擔憂:電紙書是否又是一個電子産品的怪圈?電紙書還能堅持多久?

  從目前國內電紙書産業的格局看,業界對電紙書産業的悲觀情緒並非沒有道理。目前,除了漢王外,其他進入電紙書行業的電子企業,都有其他業務支持,進入這一行業只是謀求新的利潤增長點。例如,愛國者、紐曼是M P3行業的領導者,盛大網絡是網遊行業的領導者,方正在傳統出版行業具有強大的競爭優勢。由於電紙書並不是這些企業的主營業務,所以一旦市場整體情況惡化,這些企業完全可以主動放棄。屆時,學習機、商務通時代末期各大廠商紛紛撤退的景象將再現。

  事實上,電紙書今天的困境,反映出的卻是長期以來國內電子産品生産行業的亂象。對於國內眾多數碼製造商而言,新的電子産品出現,預示著對新的市場的爭奪。但可惜的是,在搶奪市場蛋糕的同時,國內廠商卻並沒有對新市場做出清晰、完整和準確的預判,更沒有做好長期摸爬滾打的準備,各個廠商只是想利用新産品所引發的市場熱潮,賺取加工費用。而對一種電子産品所蘊含的真正市場前景和商業機會,以及産業上下游資源,産業鏈和整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國內廠商卻甚少關心。也正是因為這一原因,才上演了之前學習機、商務通、上網本的潮起潮退。

  今天的電紙書正面臨這樣的困境,而在中國這種特定的市場,電紙書發展還存在著局限性。一方面,是電紙書成本高,電紙書顯示屏主流方案採用E-ink技術電子紙顯示,由於相關技術為中國台灣元太電子壟斷,採購價格高,如果不能打破壟斷,電紙書的售價很難降下來,難以平民化;另一方面,從消費者的閱讀習慣來説,從紙質書到電紙書還需要長時間培養和適應。隨著智慧大屏幕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流行,只能“讀書”的電紙書已經成了信息孤島,功能顯然太過單一,僅以電紙書的內容為支撐很難讓消費者再掏腰包。

  但這並不是説電紙書未來就沒有生存的可能,畢竟三大運營商日益上揚的電子閱讀收益已經説 明 了 電 子 閱 讀 市 場 仍 大 有 可為。不過,對於目前的電紙書廠商而言,要想終結“怪圈”,首先要做好三件事。首先是做好內容建設,以優質、高性價比的內容帶動電紙書的銷售。畢竟,書籍 才 是 對 電 紙 書 産 業 的 最 大 支撐。不論是漢王、方正那樣已經擁有一定內容資源的企業,還是像盛大那樣自己建立電子書資源庫,但是,在內容建設上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和國外的亞馬遜相比,國內的電紙書廠商和國內出版商仍未建立有效的合作,大量的優秀圖書資源並不能在電紙書上閱讀,逐漸使得電紙書對大眾的吸引力越來越小。其次,與版權擁有方建立流通渠道合作,用正版和合理的分成模式帶動閱讀器的銷售。實際上,這樣做不單是為了獲得內容資源,更重要的是建立健全電紙書産業鏈,通過利 潤 分 成 打 消 版 權 方 的 後 顧 之憂,從而進一步鞏固電紙書産業鏈。最後,還要與電信運營商合作,尋找內容的流通渠道及付費方式。畢竟,多數電紙書的內容是 通 過 電 信 運 營 商 的 網 絡 傳 送的,而電信運營商又擁有較成熟的付費平臺。電紙書廠商再與之合作,不僅能夠為用戶提供書籍下 載 , 從 而 以 服 務 贏 得 更 多 用戶,還能通過電信運營商便捷的收費渠道獲得新的利潤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