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二毛
張大千是繪畫天才,丹青巨匠,當世與齊白石並稱“南張北齊”。徐悲鴻對他更是推崇:“張大千,五百年來第一人。”上世紀50年代,張大千遊歷世界,獲得巨大國際聲譽,被西方藝壇讚為“東方之筆”,與西畫泰斗畢加索齊名,稱“東張西畢”。
少有人知的是,丹青聖手張大千也是赫赫有名的美食大家,而且是廚界高手。作為一個美食家,張大千享年85歲,算是這個序列裏高壽的,與他壽命差不多的還有一位,是清代的袁枚,也活過了80歲。這大概與豁朗快樂的天性有關。
張大千既愛吃,又懂吃。這兩條是判斷美食家的重要標準,愛吃簡單,但懂吃不容易。什麼叫“懂吃”?不僅要知道一道菜的做法淵源,還要深諳這道菜的食材,並知道去哪家菜市場能買到,還要能下廚做出來——算得上全科素質。
當然作為一個美食家,最好要能在理論上有所建樹,這一點張大千也名副其實,他曾説:“中國之大,各地的風俗和地理條件不同,所以各俱風味。故此菜係大致以三江流域形成三個流派:黃河流域形成北京菜係,以魯菜為主,風味取之於魯;珠江流域包括粵閩等省,形成粵菜、閩菜,風味取之於海;而長江流域則沿江由成都、重慶直到江南,形成了川菜、揚州菜、蘇州菜,風味取之於水陸兼備。”
張大千的這個理論曾深刻影響過台灣著名美食家逯耀東,受此啟發,逯耀東對中國的飲食體系也按地理來劃分,不過他劃分的是四大流派。
無論是張大千,還是逯耀東,他們按地理劃分菜係的思路我是非常支持的。我寫過一篇文章《盤子裏的風水》,提到過山脈與水系對中國八大菜係的影響,特別是要品出各流派菜係真正的味道,必須要去當地,只有沉浸在當地的人文山水之中,才能夠品出一道菜的真味。
張大千走南闖北,一張嘴吃遍天下。他遊歷世界得到了一個做菜的心得——廣徵博采,自作主張。意思就是説,因為百人百口,各有各的喜好,因此要依照個人的喜好自由選擇。
他是四川內江人,四川的飲食文化對他的影響尤為深遠。張大千母親是個非常會做菜的人,父親也很懂吃,在這種環境中耳濡目染,為他後來成為美食家奠定了基礎。
張大千做菜講究放油要多,而且不浮油。這估計是四川一帶美食教育的結果,我從小就聽大人説,如果菜要炒得香,要“油多火大佐料齊”。張大千炒菜不喜歡用芡粉,他認為掌握好了火候,菜自然就會鮮嫩。他也不喜歡放味精,認為人工添加的味道比不上食材自身的味道。
張大千的主張是有道理的,如果肉選的部位好,的確不用放芡粉,因為它自然就比較嫩。但我也不贊同完全不放芡粉,因為想要滑嫩的口感還是需要有一點薄芡,在很高的油溫之下芡粉會把肉包上,肉就不會老。
説到味精,在上世紀六、七、八十年代,養的豬都比較自然,飼料裏沒有添加劑。那個時候的豬一般要一年才能出欄,肉質本身含了豐富的氨基酸,實際上等於自帶了味精。現在的豬幾個月就出欄了,豬肉的鮮味肯定大打折扣,所以只能借助味精。但無論是現在或是以前,如果食材保證鮮、活、土,都是不用放味精的。
在中國繪畫史上,真正懂吃會做的畫家只有兩位,除了張大千,另一位就是元代的倪瓚。倪瓚是“元四家”之首,字雲林,撰寫過一部飲食著作《雲林堂飲食制度集》,實際上就是一部教人做菜的菜譜。書中收錄了大約有50種菜肴和面點的製作方法。這本書反映了當時江南一帶的飲食風貌,裏面介紹的最有名的一道佳肴叫燒鵝,做法獨特,被稱為“雲林鵝”。
張大千對自己在美食方面的造詣還是頗有自信的,他曾説:“以藝事而論,我善烹調,更在畫藝之上。”
張大千對美食的喜愛自然也傳遞到繪畫創作中,他畫過很多蘑菇、蘿蔔、竹筍、蔬果、白菜等,這無疑與他對食材的喜好有關。在一幅畫著蘿蔔白菜的作品裏,張大千寫過一首石濤的七絕:“冷淡生涯本業儒,家貧休厭食無魚。菜根切莫多油煮,留點清燈教子書。”
這裡面清脆的白菜和鮮嫩的蘑菇已經成了寒士操守的嚮往。而我每看到張大千畫的白菜圖,都想從畫中摘下來吃了,因為他畫的太傳神了。
可以説,張大千通過他的繪畫為美食情懷提供了展現的平臺,反過來,他在美食上的審美又為他的繪畫藝術增添了不少情趣。
中國經營報微博:http://weibo.com/chinabusiness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