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李克強挂帥督陣 保障房建設資金緊張問題一籮筐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23日 08:1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華夏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時至年中,時間、任務均過半,但要在今年11月底完成1000萬套保障房開工的任務,還面臨諸多挑戰。

  這還只是政府的初步計劃,其完整方案是從今年開始,未來5年內建成3600萬套保障房,讓1/5的城市家庭搬進新房,投資與金融危機救市時的“四萬億”相當。具體執行是在2011、2012年分別建設1000萬套,2013-2015年建設1600萬套。

  此時的背景是,一方面房價高燒不下,居民普遍買不起商品房;另一方面樓市調控趨緊,GDP增長需要新的投資力量。然而,伴隨這個宏大規劃的除了掌聲,還夾雜著諸多的質疑。

  事實上,從一開始中央為保障完成任務就與地方政府簽訂了“軍令狀”,多個部委更是為保障房建設需要的土地、規劃開了一路綠燈,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更是在多個場合明確表態,並詳細佈置任務。

  《華夏時報》記者長期調查了解到,即便獲得了如此大的政策動力,上半年保障房建設情況並不樂觀,開工率、公平分配、質量等方面均備受質疑,尤其是資金保障缺乏,地方政府普遍喊錢緊。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各類保障房開工500萬套,佔50%,但值得細究的是,短短1個月開工率居然從5月的34%飆至6月底的56.6%。

  保障房硬任務

  進入2011年,事關保障房的“風吹草動”都備受關注。

  7月20日,李克強首次對保障房作出“3個確保”的承諾,杜絕搞權力房,即一確保開工1000萬套保障房(硬任務),二確保建設質量(硬杠杠),三確保分配公平(生命線)。

  “各地必須在11月末以前全部開工。”住建部部長姜偉新近日再次表示,今年1000萬套保障房完成開工任務,是中央政府向全國人民的承諾,是改善民生的標誌性工程。

  在1月21日的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工作座談會上,李克強傳達的核心只有一個,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是各級政府的重要職責,要求務必做到“穩定房市、穩定經濟”。決策層為此成立由國務院各相關部委組成的保障性安居住房工作協調小組,李克強兼任組長。

  今年中央與地方已簽訂保障房“軍令狀”,將1000萬套分解到各地。“相比去年580萬套,今年增加了72%。”在這種大背景下,決策層如此密集的表態,將本輪樓市調控重點轉向保障房。在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初見成效之後,保障房正在成為調控的“重頭戲”。

  快速踐行承諾。上半年李克強數次奔赴各地督察、調研保障房,南征北戰,足跡遍及多個省。6月,李克強更是在一週內奔赴3地督察保障房,源於行至年中的保障房進度緩慢。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保障房開工僅為340萬套,佔比34%。

  記者注意到,“新國十條”中明確,加大保障房建設力度是此輪房地産調控的一個重點,而李克強的多次調研表態,無疑加重了保障房的話語權。

  “大建保障房是政府兌現‘居者有其屋’的公共責任,更是政府的經濟責任。”刀客地産顧問機構董事長對本報記者分析,房地産拉動了中國近50個産業的增長,但最近3個月房地産出現明顯走弱信號,保障房還關係到下半年經濟的成績表。

  建設資金緊張

  保障房建設的硬任務首先要面對的仍是鉅額資金的籌集。

  “中央下發的1000億,只能説是杯水車薪,地方籌資4000億卻因調控土地出讓金大幅下滑,地方債又到了一個極限,因此缺口很大。”地産專家顧海波分析稱。

  據住建部測算,今年計劃開工的1000萬套保障房需投入資金1.3萬億到1.4萬億元。其中有8000多億是通過社會機構籌集獲得,5000多億由中央、地方政府通過各種渠道來籌集。

  決策層顯然看到了問題所在,財政部、住建部、發改委三部門聯合發力解決資金難題。6月17日,財政部發債504億元;5天后,發改委又發文明確各地的投融資平臺,可申請發行企業債券,為當地保障房籌資。

  記者採訪獲悉,目前的開工率比去年同期有所提高,但保障房是否可以如期完工,仍有不同的聲音。

  對於資金緊張的保障房建設,房地産商以及社會資本也被寄予同樣的厚望。“如果基於自願的話,恐怕沒多少企業會參與保障房。”一專家如是擔憂。

  “因為保障房回報率極低,到目前還沒有一個清晰的盈利模式。”北京一地産老總分析。

  而市場的擔憂同樣難以避免。5月初,國資委在網站上挂出通知,要求央企積極參與保障房建設,卻引發了央企滯留房地産的擔憂;大舉興建保障房,而集資建房、分房也同時死灰復燃。

  問題一籮筐

  除了缺錢,保障房建設中還存在諸多隱患。

  廣西住建廳督察組隨機抽查了20個保障房項目發現,存在質量不高、使用“瘦身鋼筋”、安全隱患多等問題。

  其他地方的保障房也頻頻被曝光。據悉,北京限價房項目旗勝家園,用手指輕輕一戳墻壁,灰土便紛紛下落;包頭市最大的棚戶區改造項目,500多住戶遭遇起砂脫落;長春的保障房,出現屋頂滲水、墻體裂縫等。

  “高壓之下,1000萬套的任務即便完成,但是最令人堪憂的還是質量問題。”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綜合研究部部長楊紅旭表示。其他接受採訪的專家稱,保障房最大的問題,其實不在於資金和土地,而是公租房如何避免重蹈經適房的覆轍。

  本報記者上半年在多個城市的調查表明,地方對花大價錢建豪華辦公樓、形象工程興趣盎然,濫發福利獎金、瘋狂三公消費時更是出手大方,而一旦談到保障房就叫苦不迭。

  記者採訪還發現,時至年中,關於保障房的具體分配方案竟然都還沒明確。這個背景下,難免不出現權力制約下的失衡,導致資源向掌權者傾斜。

  “保障房到底應該保障誰,如何準入和退出,如果這些都沒搞清楚,建那麼多極易産生尋租空間的保障房,最後只會産生更大的社會不公。”燕京華僑大學校長華生(微博)的擔心很具代表意義。

  下半年不輕鬆

  今年1000萬套任務的完成時間是11月。這意味著,接下來的半年內,中央和地方政府還要繼續接受更嚴峻的考驗。

  現在,“最核心的是,普通老百姓買不起房子的問題。”業內人士顧海波表示。這同樣是保障房必須加快建設的最直接動力。

  僅就地産調控而言,上半年起到了一定的穩定效果,而今房地産調控是中國經濟轉型的一個重要標誌。多位專家稱,現在,中國房地産已進入中場休息,正在進行規則修改,而中場結束的標誌,是保障房實質的進展。

  “未來一段時間,房地産市場不會太熱,也不會冷。”中國房地産及住宅研究會副會長顧雲昌稱,中央不允許房價再出現過快上漲的同時,將繼續加大保障房的力度。

  就目前來講,儘管多數城市房價漲幅明顯趨緩,但也出現不協調的現象。比如,國家統計局7月19日公佈數字顯示,6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新建住宅價格環比漲幅繼續趨緩,但有的地方擔心房價下降過快而影響當地的經濟發展,有的地方保障房開工率比較低,工程質量比較差。

  “堅持調控,持續不鬆懈,下定決心從嚴執行房價控制目標,確保保障房用地,以鞏固調控效果。”這便是近日“新五條”為何再次就房價控制目標、1000萬套保障房等方面做出新的規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