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外媒熱議三公 稱正面意義大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22日 16:2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法制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認為曬賬目的是壓縮公款消費 今後“三公”將不再保密 是權力部門接受社會監督的新起點

  眼看著國務院規定的6月底時限已過去20余天,過半中央機關仍未拿出本單位的“三公”經費賬單。不過,不少海外媒體認為,即便是這樣,中國公開“三公”經費正面意義已經不容低估。

  據了解,74個中央部門去年集中“曬賬本”,首次向社會公開了部門預算收支總表和財政撥款支出預算表。今年,國務院要求繼續壓縮中央部門“三公”經費預算,並要求今年6月會將中央本級“三公”經費支出情況向社會公開。

  按説,任何政府都有公費出國、公費買車用車以及公務接待,只要是公務所需,政府部門的“三公”花費並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大方地告訴公眾就是了。但在中國,“三公”經費的面紗卻相當難揭。

  ●曬賬目的

  將“三公”消費壓縮下來

  英國《金融時報》昨日報道稱,公款招待、公務出境及公務用車這三項經費支出一直備受關注,民間人士多次呼籲公開監督。今年5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稱“中央國家機關要&&嚴控‘三公’支出”,更成為一時熱語。

  《福布斯》今晨刊文報道稱,中國民眾通過微博表達了他們對“公費不公”的不滿,有些已經公佈了“三公”經費的部門也成了他們“批評的目標”。因為有些部門在他們看來有些“過度消費”了。

  報道稱,中國在2008年發起對政府透明度的監管,要求政府部門公佈涉及公共利益的信息。而在今年3月,溫家寶總理也督促政府部門降低行政開支,其中包括在會議、出國和公車上的花費。

  《聯合早報》19日則刊文指出,公開信息不是最終目的,將“三公”消費壓縮下來,才是這次公開“三公”消費的真正意義。因此國務院應該對所有部委的“三公”支出定下剛性但適度的精減比例。

  報道稱,這幾年來中央頻頻要求各部門例行節約,但是一些部委開支不減反增,這更凸顯了剛性約束的必要性。

  ●三公經費

  將不再是 “國家機密”

  兩天后,新加坡《聯合早報》再度刊文説,在中國,“三公”經費的面紗相當難揭,原因至少有二:一是一些官員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二是“三公”花費確實如外界所料,有不少“貓兒膩”。

  該報認為,一些部門在公佈“三公”經費問題上遮遮掩掩、欲蓋彌彰確實有損政府形象。

  不過,報道指出,在近半數中央部門已經公開,尤其是在輿論窮追猛打的大氣候下,預計98個中央機關中的大多數將於近期公佈“三公”經費。同時,省級地方政府也將步中央機關後塵。

  該報認為,從中央到地方,“三公”經費作為所謂“國家機密”的時代,將會遠去了。

  ●預算公開

  是社會監督新起點

  《聯合早報》報道指出,儘管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中央部門和地方政府紛紛向社會亮出“三公”消費賬單的正面意義還是不容低估。

  從大的方面説,這是權力部門接受社會監督的一個新起點,是遏制腐敗和不正之風的有益嘗試,必將進一步喚醒中國公民意識。這將真正推動中國向現代社會邁進。

  從小的方面看,“三公”經費公開的大門一旦打開,就很難再關上,這將有利於限制不合理的“三公”消費,降低居高不下的行政成本,規範政府部門正確有效地行使權力。

  香港《文匯報》刊登兩篇文章評述,文章稱,這體現了中國政府加快推進預算公開的決心,也為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公共權力監督奠定了基礎。

  文/杜哲 記者 黎史翔 王進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