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江蘇"萬頃良田"工程實施3年 部分村民生活陷困境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22日 13: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廣播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三年前,江蘇省開始實施了一項名為“萬頃良田”的惠民工程,工程的目的是將工程項目區內的村莊整體搬遷,將村民集中到城鎮中的多層樓房中,使村民成為居民。然後將騰退出的土地恢復成連成片的耕地。

  “萬頃良田”這個好聽的名字表達著當初工程策劃者的美好願望,可是計劃在實施的時候,卻被當地的一些政府部門唱的有些變調。

  最近南京市六合區竹鎮,不少村民聯合向媒體反映,六合區竹鎮送駕村在建設“萬傾良田”的過程中,在安置房還沒有開工的情況下,竟然讓農民搬遷,而一再承諾的補償款也遲遲不見蹤影,讓農民生活遭遇困難。惠民的工程變成了傷民工程。

  當記者找到六合區竹鎮的兩位領導時,鎮領導的解釋是,邊建設邊搬遷,這是南京市在建設萬傾良田中的普遍作法,並不是他們一家這麼做。

  南京市六合區竹鎮送駕村共有1000余戶村民,2010年年底,村民們被告知,該村納入了萬頃良田工程,需要整體搬遷。目前,這個村已經有600余戶搬遷。村民們告訴記者,當地的萬傾良田工程是在安置小區尚未開工的情況下,就要他們搬遷的,這就使他們在居住上遭遇到困難。

  村民劉娟:在外面租房子租金貴,花再多錢也租不到和原來一樣的房子。雖然我們的房子是農村的,但我們在那裏很知足,很好的。只能租一間兩間房子,到春節的時候,我們只能一家人窩在一起,這種生活我們是過不了的。

  記者又採訪了幾位臨時租住在米廠倉庫的幾家人,82歲的施金蘭向記者説這兩天大暴雨,倉庫嚴重漏水,他們用多個臉盆接水,整晚不能睡覺,老太拉著記者去看他們放在床上的十幾個臉盆。

  村民施金蘭:這房子漏唉,沒有辦法,沒睡好,叫(倉庫)老闆給我們搞(維修),説天晴給我們搞(維修)。我們租人家房子,被子潮了、衣服潮了、天天在曬,怎麼睡啊,沒有辦法睡。

  施金蘭説,租住到倉庫裏以後,由於生活環境太差,她一急,現在眼睛也看不見了,馬上雨季過去,高溫到來,倉庫裏熱得像蒸籠,又沒有電視看,這日子怎麼過?記者順著村民的指引,來到了送駕村安置小區工地實地調察,發現這個工地是一大片汪著污水的荒灘,沒有任何動工的跡象。

  村民們還反映,到現在為止,鎮村答應發放的搬遷補償費、土地流轉費,村民們都還沒有拿到。房子拆了、土地流轉了,可是錢還沒有拿到,很多村民的生活陷入困境。

  帶著村民們的疑問,記者和幾位村民一起來到南京市六合區竹鎮鎮政府,竹鎮黨委副書記李勇、副鎮長陶志玉接受了記者的採訪。李勇副書記介紹説,搬遷補償費和土地流轉費是實行的集中發放,這兩天鎮財政所正在緊張的核算,馬上就要發給村民。

  李勇:你剛才反映的老百姓拆遷補償費問題,我們實行報帳,集中把身份證收過來,簽字到財政局拿錢,錢拿來就打卡。老百姓有時不太理解,到我這來(聽到)解釋,他們都很高興。你剛才反映的老百姓講土地流轉的問題,老百姓還是自願,你土地流轉了十畝田,沒客商來拿地怎麼弄,我給你400元錢一畝一年,年底客商拿了,一天沒有租出去一天由我政府承擔,堅決給老百姓。

  幾位村民提出疑問,既然安置小區沒有開工,為什麼就急急忙忙的要村民搬遷,造成了村民生活那麼多困難?

  兩位鎮領導承認,在建設萬傾良田過程中確有一些做法不夠妥當,有些操之過急,不過他們解釋説,邊建設邊搬遷,這是南京市在建設萬傾良田中的普遍作法,並不是竹鎮一家這麼做。對村民們目前居住的困難,鎮裏馬上要送溫曖,採取措施來改善村民們的居住條件,把萬頃良田工程這件好事辦好。

  李勇:我們全體黨政領導、村裏幹部,對村民一幫一,特別慰問搬遷村民,有人反映房子漏了,我們分管農業鎮長全部到老百姓家看。

  陶志玉副鎮長還承諾,送駕村安置小區爭取儘快開工,一年後,村民們就可以住進生活設施方便完善的小區。

  以“有效集聚潛在資源、有序統籌城鄉發展”為口號的“萬頃良田”工程是個好事,因為他的初衷是為村民們帶來實惠,帶來富足、方便的生活。

  可是惠民好事就更應該辦好,不應該成為急功近利的政績工程,不要等房子拆了時,才發現村民們的新家還沒蓋好;不要等記者問起補償款時,才開始所謂的緊急核算;不要等惠民工程完工時,才發現其實已經失去了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