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加快稅收政策結構性調整 給抗通脹和保增長加點力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22日 07: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證券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近日,工商聯對17省市中小企業的調研摸底結果顯示,其生存困難程度甚至超過了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初期。雖然這份報告的結論未必十分精確,但中小企業的經營困難確實存在。

  今年以來6次上調存款準備金利率,凍結資金超過兩萬億,還有3次加息。

  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既要把物價漲幅降下來,又不使經濟增速出現大的波動”。

  在目前貨幣政策除了加息還有一定的空間,提準空間已不大的情況下,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

  一個行之有效且針對性很強的辦法,就是可以讓積極財政政策在抗通脹和保增長中發揮它的積極作用。更明確一點説,就是給企業降稅。

  首先,降稅明面上是給企業減負,但實質則是惠民。

  換言之,降稅可以為企業的生産經營提供動力,使供給增加,並提供更多的崗位實現穩定就業,減緩産品價格上漲空間。在保證經濟增長的同時,又有助於緩解通脹預期。

  這被專家們評論為是目前治理通脹的正道。

  在生産成本逐步增高前提下,企業調高産品價格的衝動難以抑制。比如最近魯花等食用油的先後漲價。

  國內目前稅制設計是以流轉稅為主,主要包括增值稅、消費稅和營業稅等,其特點就是具有隱蔽性,且最終大多都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流轉稅在中國總稅收收入中佔比約為60-70%。

  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增值稅完成12431.30億元,同比增長19.7%,佔稅收總收入的比重為24.8%;消費稅完成3760.75億元,同比增長20.2%,佔比7.5%;營業稅完成7150.8億元,同比增長24.4%,佔比為14.3%。

  儘管減稅未必會成為企業不漲價的理由,但適當降低流轉環節的稅率,至少對降低企業成本壓力有正面作用。在這方面,降稅明面惠及是企業,但最終的結果則是惠民。

  個人所得稅扣除額調高至每月3500元人民幣,就被認為是惠民的重大舉措。而且,個稅的調整對財稅收入的影響並不大。

  其次,資源稅的改革宜慢慢來。

  日前,國家稅務總局相關人士透露,擴大資源稅改革試點方案已上報國務院,除由從量計徵改為從價計徵外,徵收範圍也在石油天然氣的基礎上擴展到其他資源産品。

  資源稅推廣到其他産品,相應的企業就會將這些成本向下游傳遞,下游企業將面臨更大成本壓力,從而增強通脹預期。

  因此,資源稅改革推出的時點也應該重點考慮通脹壓力的變化。資源稅改革急不得,需要慢慢來。

  我們最樂於看到的情況是,物價下去了,經濟勻速運行。而實現這個目標,需要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協調作用。

  在抗通脹和保增長的較量中,上半年貨幣政策擔綱,下半年財政政策該上臺了。降稅不是唯一的方法,但絕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讓狂奔的稅收降下來吧,給抗通脹和保增長加點力。(閻 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