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從3%至23% IMF“大跨度”人民幣匯率評估引爭議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22日 06: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3%、17%和2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其今年對中國的第四條款磋商報告中,公佈了該組織以三種方法計算得出的人民幣匯率低估幅度。

  由於人民幣匯率低估幅度是一個“雷區”,IMF在去年的報告中刪去了涉及具體數據的註腳。

  人民幣匯率一直以來都是IMF對中國第四條款磋商中的一大關鍵詞。今年IMF重申了與去年相同的立場——“人民幣匯率仍顯著低於與中期基本面相一致水平。”

  中國政府在報告中並不同意IMF工作人員的匯率評估。中國政府強調,人民幣匯率正在向均衡水平靠攏,並預期這一過程在中期內將持續下去。

  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貶值?

  所謂的“第四條款磋商”是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第四條款與其成員進行雙邊監督的主要形式之一。

  IMF每年會向其成員經濟體派遣一個工作小組,與所在經濟體的政府就當地經濟發展情況和宏觀經濟政策進行討論,提出評估意見並撰寫報告交予IMF執董會討論,這個過程被稱為“第四條款磋商”。作為實現全球再平衡的努力之一,IMF今年首次對系統性重要的美、歐、英、 日、中五大經濟體作出評估。

  IMF亞洲及太平洋部高級顧問、中國事務主管奈傑爾查克(Nigel Chalk)率領的基金組織代表團于5月23日至6月9日訪問了北京、上海和成都,對中國經濟總體形勢進行第四條款年度磋商。

  今年IMF對中國的第四條款磋商報告于7月21日發佈,這是繼2010年恢復第四條款磋商後,雙方再次同意公佈對中國的宏觀政策審議報告。

  報告顯示,IMF工作人員仍然認為,“人民幣匯率仍顯著低於與中期基本面相一致的水平”。且目前“幾乎沒有理由改變2010年第四條磋商期間作出的評估”。

  在IMF工作人員看來,中國的外匯儲備積累速度比去年第四條款磋商時預計的情況要快得多。今年3月末的儲備水平“已經超過工作人員先前預測的年底水平,並遠遠高於出於預防性目的所需持有的儲備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IMF認為,儘管在人民幣對美元升值方面取得了進展,但人民幣的實際有效匯率在過去一年裏貶值。

  負責中國第四條款磋商報告的奈傑爾查克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人民幣名義匯率在過去一年確實相對美元有所升值,但如果你看一下中國和貿易夥伴之間的實際有效匯率,即經通脹因素調整後的貿易加權匯率,會發現人民幣實際上是貶值了。”

  按照IMF匯率事務諮詢組的估計,人民幣按均衡實際有效匯率法、外部可持續性法和宏觀經濟平衡法衡量的低估程度分別為3%、17%和23%。

  “對於為什麼三種方法得出的結果區間如此之大,IMF在當天的新聞發佈會上解釋稱,除了衡量方法本身的差異之外,這些方法所依賴的數據來源非常廣泛,對於中國這麼大的經濟體而言,要想非常準確地鎖定這些數據非常困難。”查克表示。

  爭議經常項目賬戶重要性

  不過,這份報告顯示,中國政府並不同意IMF工作人員的匯率評估。在中國政府看來,今年頭五個月的貿易結果顯示,失衡程度顯然在下降,並且這種趨勢將持續下去。國際收支統計依然低估了非居民在中國投資的未匯出收益所對應的經常賬戶資金流出。

  中國政府強調,經常賬戶變動與實際匯率水平之間的關係一般較弱,因此,不應根據對未來經常賬戶的不確定預測來評估幣值低估程度。相反,應當以更廣的視角來分析實際匯率走勢。

  截至報告發佈的7月21日,中國央行啟動匯改已滿6週年。在這6年之中,人民幣升值成為持續熱門的話題,其間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屢創新高。以中間價計算,人民幣對美元6年升值幅度高達21.96%。

  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在7月11日出版的《中國金融》雜誌上表示,央行將進一步落實好穩健的貨幣政策,但將“避免經濟增長出現大的波動”。央行將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保持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儘管中國政府並不認可“根據對經常賬戶的不確定預測來評估幣值低估程度”,但在IMF對人民幣匯率低估程度的評估中,中國的經常賬戶順差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

  在2010年第四條款磋商時,IMF曾預測2010年中國的經常賬戶順差將下降到GDP的5%(上一年為GDP的6%),到2015年逐漸上升到約佔GDP 的8%。

  不過,在今年的評估中,IMF工作人員預測,經常賬戶順差今年將達到GDP的5.5%,在中期內將升至GDP的7.5%。

  儘管中國政府在許多政策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但在IMF看來,中國“目前尚未實施決定性地改變儲蓄和投資刺激並實現經常賬戶順差持久下降所需的重大措施”。不過,IMF也指出:“今年頭五個月較低的貿易順差可能意味著,今年的經常賬戶順差可能比預計的要低。”

  不過,工作人員的分析表明,單靠貨幣升值對全球再平衡帶來的益處有限。

  IMF的研究顯示,如果人民幣升值20%,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高達8.8%至2.0%,但對主要發達經濟體的積極影響卻微乎其微:美國經濟增長將增加0.05%至0.07%,歐元區增幅小于0.12%,日本增加0.07%至0.30%,英國增幅為0.5%。

  “取消貨幣刺激政策完全適當”

  除了人民幣匯率問題,這份磋商報告還覆蓋了對中國宏觀經濟前景、出現房地産泡沫的可能性、銀行體系面臨的風險,以及“十二五”規劃主要政策措施的深入分析。

  IMF預計中國今年實際GDP增長9.6%,明年為9.5%。得益於“十二五”計劃中旨在經濟結構調整的措施,今明兩年中國消費增長將會提速,由過去三年8%左右,上升至9.5%;而固定資産投資增速會有較大下滑,從2010年的兩位數下降至今明兩年的8%左右。

  對於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IMF認為“目前取消貨幣刺激政策是完全適當的,但應當更加重視通過提高利率和通過名義匯率升值來收緊貨幣狀況”。另外,還應繼續穩步削減財政赤字,同時通過調整稅收和支出政策來支持消費。

  與此同時,IMF指出,中國經濟前景近期面臨的國內風險是:通貨膨脹高於預期(很可能是國內食品供給衝擊所致),房地産泡沫膨脹和破裂,或危機後貸款擴張導致信貸質量下降。

  “食品和物價的上漲是造成中國通脹的不確定因素,但是我們確實看到中國的通脹水平有所回落。”查克告訴本報記者,預計通貨膨脹會在接下來一兩個月內達到頂峰,年底呈現回落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