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黎閔功
在重慶離岸數據特別管理區受到廣泛關注的同時,成都在其綜合保稅區內規劃和佈局國際數據保稅港,也正在爭取海關和發改委的審批。
2015年,成都雲計算産業規模將達到3000億元,成為全球最大的雲服務和終端産品製造基地。而建設國際數據保稅港將作為成都發展其雲計算産業必要條件。
成都欲建國際數據保稅港
昨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成都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了解到,成都將以天府新區和高新西區為雲服務與終端産品製造發展聚集區,依託綜合保稅區建設成都國際數據保稅港,打造成都雲計算産業發展基地。
事實上,成渝兩地做法很相似。“有的城市也提出來做離岸數據特別試驗區,不同的是,他們是單獨專門劃出一塊地來做,而我們是從綜合保稅區的角度來做。” 成都市經信委副主任李長虹對本報表示。
更為重要的是,“路徑不一樣,我們的路徑比較簡單一點,”李長虹表示,“它們需要動用的行政資源更多,需要國家安全部門的審批,我們是從綜合保稅區的角度來做,我們和海關以及發改委探討,現在的問題是如何進行監管。”
成都經信委信息基礎設施管理處人士向記者解釋:“兩者的側重點並不一樣,成都建設國際數據港只是作為向落戶成都的雲計算企業提供服務境外客戶的必要補充,這是其發展雲計算産業的必要條件。”
2015雲計算産業規模達3000億
從成都的發展策略來看,建設國際數據港只是其實施雲計算産業發展戰略的重要手段。而成都的目標還在於到2015年産業規模達到3000億元,成為全球最大的雲服務和終端産品製造基地。
成都將3000億元目標按照三大産業集群進行了分解:到2015年,雲服務産業規模達到300億元,基礎軟硬體設備産業達到500億元,雲終端産業規模達到2200億元。另外,雲服務規模佔全國市場的比重超過10%,移動智慧終端産品製造佔全球市場比重超過20%。
李長虹表示,近年來,成都加快了雲計算基礎設施建設、推動雲計算廣泛應用,目前成都已經基本具備加快雲計算産業發展的基礎條件。尤其是成都在信息網絡、計算、存儲和安全等基礎設施,社會、經濟和政務服務信息化應用水平,電子信息産業發展基礎上都具有優勢。
比如,目前,成都建有國內第一個商業化運營的超級計算中心,也是國內第一個同時為政務應用和科學計算服務的超級計算中心——成都雲計算中心;作為國家電子信息産業基地,2010年成都電子信息産業主營業務收入近2000億元,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超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