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住房限購影響成交總量不超過1.37%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9日 07: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證券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7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及,已實施住房限購措施的城市要繼續嚴格執行相關政策,房價上漲過快的二、三線城市也要採取必要的限購措施。

  隨著限購範圍擴大這一消息“動地而來”,原本已經有些放鬆的樓市神經再次緊繃。鋻於國務院並未給出明確的指導或是規定,二、三線城市也會限購的可能性,再次成為懸挂在樓市之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不過,7月18日,《證券日報》記者在採訪了多位分析人士之後發現,即便限購真的“升級”,也未必會對樓市産生太大的影響——“政策意在持續,而非收緊。”

  新納入限購城市數量有限

  搜房網數據顯示,自年初以來房價漲幅超過5%的城市不超過14個。其中,濰坊以9.27%的漲幅居於首位。

  而在這14個房價漲幅超過5%的城市中,已經包括徐州、瀋陽、呼和浩特、烏魯木齊等多個已限購城市。就此,長江證券一份研報中指出,根據其之前測算,如果將5%的增幅算作房價上漲過快的標準,那麼新納入到限購範圍內的城市對於全國成交量的影響也不過是1.37%而已——“根據我們的分析,本次政策在實質影響成交方面有限。”

  7月18日,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地産分析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根據其最近的調研情況可知,即使限購進一步推廣到房價漲幅較快的二、三線城市,也不會對上市公司乃至整個房地産市場有較大的影響——“以萬科為例,我們在調研中了解到,萬科佈局的城市中,有80%都已被納入到限購城市當中。而即使剩餘的20%都被納入到限購政策當中,對其影響也是很有限的。”

  同一日,易居中國楊紅旭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他看來,若真的出現限購城市向二、三線城市推進的情況,數量也不會超過20個。

  供給放量將緩衝限購影響

  一季度數據顯示,136家上市房企存貨達9856.14億元,同比大增40%。其中,招保萬金四家房企的存貨分別高達407.79億元、1508.52億元、522.45億元和1270.61億元。有關資料顯示,如按歷史情況計算,上述四家房企若想消化這些庫存分別需要需要35.51個月、35.69個月、32個月和42.48個月。

  而事實上,上文提及的地産分析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們了解到的情況是,上半年房企的去庫存化的速度是在減緩的。”鋻於下半年是銷售旺季,在現有的貨幣政策下,房企勢必要加大供給、回籠資金,從而也順勢減少因限購對整個樓市成交量的影響。

  政策收緊遭遇地方打折

  剛剛出爐的上海易居提供的數據可知,6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價增幅持續回落:其中,新建商品住宅環比價格下降的有12個城市,持平的有14個城市,44個城市環比上漲。

  環比價格下降的12個城市中,就包括了6個二線城市:廈門、福州、成都、南京、南寧以及天津;以及6個三線城市:九江、濟寧、桂林、北海、三亞以及煙臺——“和前幾個月相比,環比價格下降的城市中,二線城市明顯增多。”

  針對上述數據,易居中國楊紅旭表示,調控效果正在顯現。甚至,到了七、八月份,住宅價格將會出現環比負增長——所謂的價格“拐點”即將到來。鋻於此,政府又何必進一步收緊政策呢?

  那麼,為何中央要在此時重提要將限購令持續下去,甚至要進一步擴散到二三線城市呢?長江證券的一份研報中似可回答這個問題:

  “……限購在地方政府的執行力度上其實已經有所放鬆”,長江證券的研報中如是表述,房價上漲的壓力將會使得政策進一步出臺。因此,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的精神“正好震懾部分城市限購亂象。”

  而事實上,此次令市場神經再次緊繃的限購政策,住建部政策中心主任陳淮顯然不以為然,“早在新國八條中就如此提了”,此次國務院會議精神並無更為嚴厲之處。

  調控任重道遠

  王石在近期公開對外表示,當前中國只能繼續樓市調控。如果此次調控再半途而廢或終告失敗,結果會“相當的糟糕”。

  7月18日,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達了類似的觀點。“雖然現時部分城市,尤其是調控政策最嚴的一線城市房價有所鬆動,但是人們對房價的根本預期依舊是上漲的”,劉元春表示。

  與此同時,二手房價仍舊持平,部分二、三線城市房價甚至出現大幅上揚,這些均説明尚未能全面的實現調控的目的,政策仍需持續並進一步夯實調控成果。同時,若想真正的實現房地産的安全著陸,房價下行只是一個表面的指標。與之相配合的,是進一步回收多餘的流動性,以及住宅供給大幅增加,“而這一切,都需要利用限購政策來贏得時間”,劉元春如是説。(謝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