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增加有效政策供給 化解地方債務風險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8日 18: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財經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 賈康

  地方政府債務的審計結果近期已經發佈。如果從地方政府債務或者公共部門負債率這樣一個特定角度去考察,審計結果可以使我們形成一個基本判斷:公共部門以債務率水平為關鍵指標的債務總量,總體上處於安全區。但在局部,已經出現了某些地方公共部門負債過量的問題——它是不均勻的、隱性的,在長時間內人們不易察覺、無從判斷,風險不可忽視。

  其中不可忽視的是導致地方債問題的體制性因素,即中國財稅制度的不完善。當前中國財稅制度中,省以下地方政府的分稅制遲遲未能成形。

  1994年的財稅體制改革,以相當大的決心搭建起與市場經濟相配套的分稅分級財政體制框架。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分稅制漸進路徑帶有濃重的過渡色彩,如對省以下的體制,當時寄希望於地方各級能不能在探索中走出一條地方四級加中央共五級分稅這樣的中國特色的道路來,但現在可以説:此路不通。還有人建議,在稅率方面可以依靠增值稅共享,形成一省一地一率。筆者認為,這是非常危險的思路。實行一地一率,就是回到分成制、包乾制,顛覆了1994年改革的基本制度成果,強化了“會哭的孩子有奶吃”、“跑部錢進”的狀態,與市場經濟的公正、穩定、規範不符。

  從這個意義上説,目前省以下體制的困擾,實際上就是陷於分成制和包乾制。真正的分稅制搞不下去,演化成為五花八門、複雜多變、討價還價色彩非常濃厚的分成制和包乾制。現在人們抨擊的地方政府職能扭曲、行為短期化、土地財政化等等,板子該打在哪兒?打在分稅制身上,就打錯了地方,因為省以下並沒有進入分稅制狀態,它出毛病,恰恰是出在我們過去就知道會弊病叢生的分成制、包乾制的實際制度狀態上。

  搞市場經濟,除了分稅制為基礎的分級財政體制別無選擇。那麼今後怎麼辦?一個辦法是制度“扁平化”、減少層級。對此,財政部和中央已有明確要求。現在廣東已經在順德先行先試行政省直管縣,湖南的動作也很大。這樣一來,省下面的市和縣,在財政上可能先形成實體層級,行政也會隨後跟上,最終達到減少層級的效果。對於鄉鎮而言,取消農業稅以後,大多數地區實際上早已經通過鄉財縣管和綜合改革,不再考慮財政設置實體層級。

  這樣,新的思路可以勾畫出來了:“扁平化”在先,跟著就是按照中央、省、市縣三個層級分稅,三級配置稅基。地方省和市縣兩個平臺上放什麼稅?這是關鍵,但現在已看得出端倪:西部已經啟動了資源稅改革,這些工商業不發達但是資源富集的地區,通過資源稅改革可以形成自己的地方稅財源支柱;而其他的較發達地區,通過現在上海、重慶開始的房産稅改革,有可能打造成另外一個長久的、跟市場經濟運行機制內洽的、有支撐力的大宗穩定收入來源,形成另一個地方財源支柱。地方稅體系的主打稅種可由此清晰化。

  如果沒有一個很好的分稅制制度框架,轉移支付怎麼做都是擺不平擺不好的。制度框架搭好了,轉移支付就可以進一步按照體制邏輯加以優化。

  我國中央政府層級的收入,現在大概穩定在財政收入的52%左右,其中用於中央本級支出的只有20%左右,32%左右用於支持中西部發展,這總體上是符合中央政府職責和全局利益的。今後要處理好的問題是,均衡性轉移支付應該進一步擴大份額,同時適當壓縮專項轉移支付。

  從現在的審計結果看,今後還需要推動地方陽光融資制度的形成。審計部門提出的建議已經包含了這方面的內容,包括如何建立地方公債制度建設。以後還可以考慮地方根據項目情況發行與之對應的市政債,這樣使地方政府舉債有透明度、有公眾監督,也有其他監督機制的綜合作用,這也是分稅制下分級財政必須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其基本原則應該是一級政權,有一級事權;一級財權,一級稅基,一級預算,以及相呼應的一級産權和一級舉債權。與此相關的,是以後地方層級的資産收益,也應該按照相關原則,涵蓋在預算體系中。預算體系中,應該包括經常性收支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基金預算以及社會保障預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