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外表紅彤彤的西紅柿,切開後籽是綠的,吃起來像是沒長熟;黃瓜通身碧綠帶刺,“身板”筆直,頂上還有一朵小黃花……這些外表誘人但似乎有些“異常”的蔬菜,在各地菜場並不少見。
記者連日來在山東、安徽、江蘇等地調查發現,這些蔬菜不少是在還沒有成熟時被抹上“催熟劑”,提前上市,進入百姓餐桌的。令人擔憂的是,催熟劑是否可以隨意使用,到底有沒有害,有關部門竟給不出明確説法。
在安徽省最大的“菜籃子”,合肥周谷堆蔬菜批發市場,接受採訪的多位菜販坦承,為提前上市、增加效益,很多菜農在蔬菜未成熟時,使用一種叫“乙烯利”的植物生長調節劑,用來加速蔬菜成熟。
安徽菜農馬大爺説,使用了植物“激素”,一般瓜身會變直變粗,頂花色澤鮮艷不易脫落,刺細長扎手。而正常成熟的黃瓜,頂花會枯萎、自然脫落,外形比較彎、個頭也不大。長期販運蔬菜的曹老闆告訴記者,現在菜農用“催熟劑”很普遍,很少人能等到九成熟再摘下來銷售。
記者在山東、安徽等地一些農資市場了解到,幾乎每家門店都出售各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店主們普遍反映銷路很好。
一些菜農説,“催熟蔬菜”可以早上市,多賺錢。來自上海的孫姓菜農介紹説,相對於自然成熟的來説,催熟西紅柿價格平均要高約0.8~1元/斤,按畝産3000斤西紅柿計算,1畝地催熟西紅柿能多賺3000元左右。
江蘇一位黃姓菜農對記者説,用不用“催熟劑”差別很大,正常長的黃瓜畝産5000斤左右,用了可以到8000斤。
外觀好看,賣得快也是原因之一。這位菜農説,用了“催熟劑”的黃瓜瓜色鮮嫩,比較好賣,大家都喜歡買。“另外,保存期長,在菜場不用藥的兩三天就發軟、很難賣掉,而用藥的至少能保存五六天,瓜販和超市都比較歡迎。”
安徽一姚姓菜農説,一個地方只要一家用了催熟劑,管它有沒有副作用,其他人家也會跟風使用,“大家都用這個東西,你如果不用,價格沒有競爭力,消費者不認可,自然就會被市場‘淘汰’。”
“這個藥劑很便宜,今年1畝地西紅柿産量約3000斤,能賣5000多元錢,而藥劑的成本也就在5塊錢左右。”一位菜農説。
安徽農業大學園藝學院院長朱世東説,催熟是果蔬生産流通中必不可少的技術,可以起到保障産品供應、抵禦低溫凍害等作用。
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教授蔡建偉認為,在國家標準內合理使用“乙烯利”等植物生長調節劑是可以的,但若超量、超標使用,導致蔬菜“催熟劑”含量超標,則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然而,專家也表示,由於“催熟劑”的使用標準不健全,相關監管部門很難、也很少去監控菜農是否規範使用“催熟劑”,因此,“催熟蔬菜”是否安全仍是一個“謎團”。
朱世東介紹,目前使用較多的“催熟劑”是乙烯利。按照國家規定,為了使部分果蔬果實早轉色,允許在綠熟後期用乙烯利等植物激素催熟。
根據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的規定,乙烯利在番茄(西紅柿)中的最大殘留限量不能超過2mg/kg。記者發現,該國標對於乙烯利的適用範圍僅為番茄、熱帶及亞熱帶水果、棉籽三類。
但朱世東指出,當前使用乙烯利的蔬果很多,如西瓜。而根據目前的國家標準,西瓜使用乙烯利,從檢測上看就“無標可循”,其安全性也就不確定。
記者在基層採訪中發現,菜農使用“催熟劑”用法用量難以監控。“這種‘催熟劑’用多少都是根據經驗。到底有沒有毒害,我們也不是很清楚,具體也沒人來管。”一些地方的菜農説,有了“催熟劑”,想讓它什麼時候紅,它就什麼時候紅。如果想成熟快一點就把濃度配大一點,想遲成熟幾天,就把濃度配低一點。
江蘇南京市的黃姓菜農告訴記者,現在批發市場檢查也比以前要嚴格,但主要查的是農藥殘留量,並沒有檢測激素類用藥的情況。
一些基層農業部門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在“無公害蔬菜”的檢測體系當中,沒有“催熟劑”的相關檢測指標,尚缺乏相應的檢測標準和檢測手段,因此無法判斷植物激素的使用是否過量,這方面確實是盲點。
新華社北京7月17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