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廣發證券股權頻現89宗大宗交易 或為節稅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8日 07: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因營業部客戶近日在大宗交易平臺上頻繁操作廣發證券股份,廣發證券黃埔大道營業部成為近期市場關注的焦點。大部分交易以當天下限價格成交。分析人士認為,廣發證券股東把“大小非”股票託管在廣發證券營業部無可厚非,而股東急於減持更可能是為了改變“大小非”的身份,以達到節稅目的。

  肥水不流外人田

  據深交所網站信息,自今年2月“小非”解禁以來,廣發證券一共發生了89宗大宗交易,涉及9279萬股,成交金額達到34.21億元。其中77宗共8121萬股都是通過廣發證券黃埔大道營業部賣出。然而,通過這家營業部賣出的股權,大部分又由這家營業部經手買入。

  廣發證券股改于2010年2月11日實施,214名股東所持的6.83億股限售股於今年2月21日解除鎖定並上市流通。這部分解禁股的數量是廣發證券原流通股數量的7.42倍。

  廣發證券有關負責人説,“公司投行業務客戶的‘大小非’股相當多託管在我們的營業部。客戶尚且如此,股東就更不用説了。”因此,限售股解禁後自然也通過廣發證券營業部出售。

  股東一直有信心

  有投資者擔心,短期內集中大規模減持股份,是否代表股東對廣發證券發展的信心大減?“減持是股東的自主行為,如果失去信心當然會減持。”廣發證券有關人士表示,反過來,不能簡單地説減持一定就是失去信心。在上市前,老股東對廣發證券非常有信心,至今仍然如此。當市場上出現減持,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例如股東短期需求資金流動性或別的考慮。

  據了解,在借殼上市時,廣發證券的股權結構和股本規模有一定的特殊性,限售股相對流通股的規模較大,而且上市前鎖定的時間也不短。與其它上市公司相比,廣發證券今年2月限售股解禁後,必然存在更大規模的解禁限售股大宗交易轉讓的可能性,在大宗交易市場排名靠前是在情理之中。

  可獲節稅效果

  公開資料顯示,通過廣發證券黃埔大道營業部出售的廣發證券股份大多是以當天跌停價成交。有市場資深人士分析,這些大宗交易也許是出於稅務的考慮。

  按照目前稅務政策,“大小非”的利潤要交所得稅。假如有“大小非”股東長期看好公司的發展,在限售股解禁後,可以先賣出,然後擇機在二級市場再買回來。這樣一來,持有廣發證券的股東就已改變了“大小非”的身份,未來所持股份的買賣差價將適用二級市場的稅務政策,這在一定情況下可以節稅。因此從稅務角度看,這種大宗交易和一般交易的操作往往相反,賣家會儘量尋找低點賣出,這樣才最有可能節稅。

  廣發證券股票的二級市場表現近幾個月並非單邊下跌,而近期大宗交易的交易價格卻大多是在當天下限價格。市場人士分析認為,在市場化的行為裏,有時減持是為了進一步持有,大宗交易表面上的不計成本恰恰説明了對成本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