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空中戲劇 民俗奇葩 山西代縣峨口撓閣的藝術之路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5日 20: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聯合商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CUBN記者 黃婧 山西報道

  峨口撓閣表演內容古老而傳統,表演形式特殊而別致,表演道具原始而渾樸,現已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其從生成到發展,從繁榮到瀕臨滅絕,從拯救保護到弘揚演繹,經歷了六個歷史時期。現如今,峨口撓閣不斷發展壯大,逐漸被世人所熟知,真正走上創新發展之路。

  峨口撓閣創新與發展並舉

  山西代縣峨口撓閣歷史悠久,是以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山西省代縣的文化名鎮峨口鎮為地域中心發展而來,成為最受當地人喜愛的一門綜合性民間藝術,被山西文化界譽為“無言的戲劇、空中的舞蹈、流動的雜技、鮮活的雕塑”。

  代縣撓閣有文字可考的歷史約有1300多年,峨口撓擱是代縣撓閣的傑出代表。早在2006年,峨口撓閣即被列為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08年1月被文化部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遺”名錄推薦項目名單,2008年6月7日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此前,峨口撓閣在第四屆五台山國際旅遊月開幕式文藝表演中榮膺特等獎;此後,又幾度參加了五台山國際旅遊月開幕式文藝表演、中國首屆人口文化節,並在中央電視臺《星光大道》欄目中亮相;2008年5月,應邀參加在山東膠州舉辦的首屆中國秧歌節,期間一舉奪得了首屆中國秧歌節最高獎項——最佳表演獎。

  代縣峨口撓閣保護協會會長李敢峰對《中國聯合商報》記者表示,“近年來,峨口鎮黨委、政府為了保護和發展撓閣項目,逐年增加投入。2001年,通過重新組建領導組、挖掘整理拓展從藝隊伍、購置裝備、整理套路,後多次參加國內、國際文藝表演活動,抓住一切可抓的機遇,將這種古老的藝術進一步推向國家與國際級活動層面。峨口撓閣形象而集中地反映了古代州人的思維方式、價值追求以及精神企盼。發掘、搶救、保護峨口撓閣,對提高人民群眾的整體素質,促進民族史化事業發展都將産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代縣峨口撓擱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走上全國大型藝術節以及電視欄目絕非偶然。廣泛的群眾基礎、精湛的‘空中芭蕾’表演、深厚的楊家將文化底蘊、聞名於世的雁門關背景,無一不是這項民俗藝術發展的基礎,使其有能力向世界招手稱奇。隨著雁門關首屆國際邊塞文化旅遊節的即將舉辦,代縣峨口撓擱這只民間藝術奇葩,必將走向市場、不斷創新,在雁門關下綻放出奪目的光彩。”代縣文化廣電體育局分管非遺的工會主席崔潤裊如是説。

  峨口撓閣的獨特性

  峨口撓閣是古代州正月十五“鬧元宵”的重要文藝活動,並傳承至今,可謂沒有“鬧元宵”就沒有“撓閣”。作為一門歷史悠久的民間藝術,在突出表現其淳樸的民俗民風、保持傳統娛樂性的同時,還特別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喜慶氣氛的渲染和對真善美的執著追求。

  峨口撓閣自漢代形成以來逐漸形成了其獨特性,例如,與春節民俗文藝活動相互依賴;渲泄豐收喜悅和人生企盼的情感特徵,展現原始、奔放的野性美;家庭成員和親戚朋友可以廣泛參與積極配合的互動性;以及源於我國北方古代少數民族的胡調,成為胡漢民族交融的實證。強烈的民族雜居地域性特徵,使峨口撓閣成為雁門關內外的優秀民間藝術,承載著漢代“百戲雜藝”豐富的文化信息。

  峨口撓閣表演一般數十架出場,每架壯漢、小孩各一人。小演員都是從村中選出的漂亮、機靈的五六歲孩童,按照不同的扮相,或略施粉黛,或濃粧艷抹,並身著艷麗的古代戲劇服裝,被父兄用寬布帶牢牢縛在撓閣架子上進行表演,個個花枝招展、裙裾飛揚、扮相可人。這些有幸被選上的小演員,俗稱“登撓閣”,意即登高望遠,吉星高照,四季平安。於是在演出時,常常是全家出動,子隨父扭,夫唱婦隨,前呼後擁,勾勒出一幅和諧溫馨的生活畫卷,天倫之樂在這裡表現得淋漓盡致。其中花團錦簇的撓閣架子也不容忽視,其均以民間藝人的手工藝術品精心裝飾而成,或鳥獸,或花卉,或果樹,或高粱玉米,或大紅辣椒,無不精緻華艷、引人注目。

  據當地人介紹,在婉轉悠揚的民間器樂伴奏下,壯漢們腳下用力,氣沉丹田,以腰為軸,把握重心,鬆弛有度地扭動,並可以按照指揮不時地變化隊形,時而沉穩輕緩,時而碎步疾走,令人目不暇接。整齊劃一、酣暢淋漓的表演,顯示出了塞外兒女樂觀向上、勤勞勇敢的精神風貌,也彰顯出新時代農民的瀟灑與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