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龍軍:澄邁——區域經濟發展的生態榜樣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5日 20: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産經新聞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文/本報評論員 龍軍

  在中國大地上,有兩個長壽之鄉,一個是廣西巴馬,一個是海南澄邁。這兩個長壽之鄉的百歲率都超過了10萬分之30,均比國際標準高出4倍多。

  毫無疑問,這兩個縣不僅是中國的長壽之鄉,而且是世界的長壽之鄉。然而,在這兩個長壽之鄉的背後,既有驚人的相同之處,又有顯著不同的區別。

  有專家做過比較,這兩個長壽之鄉的相同之處在於,兩地都是保護完好的原生態綠色之地,空氣負離子濃度高,稱得上是難得的“凈土”所在;不同之處在於,巴馬在更為悠遠的深山,交通相對閉塞,且長壽老人以“粗茶淡飯”為生活特徵;而澄邁則在交通發達的省城附近,人們生活在相對現代化的條件之中,且其區域經濟已進入高度工業化的時代。

  由此可以看出,澄邁要想在海南國際旅遊島的推進中,繼續保持這種長壽之鄉的原生態資源優勢,不僅需要像巴馬一樣,大力發展以原生態為主體因素的旅遊産業,更需要在工業化、城鄉一體化進程中,高舉科學發展的大旗,堅決地走低碳經濟、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之路。否則,其工業化程度越高,則對當地乃至於整個國際旅遊島的破壞性就越大。

  面對這種歷史責任,澄邁的領導者們是清醒的,他們沒有胡幹蠻幹。即便該縣生産總值已突破百億元大關,年財政收入近30億元,卻沒有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一個生態的澄邁、低碳的澄邁、宜居的澄邁、休閒的澄邁、科技的澄邁、富裕的澄邁,正向世人呈現而來。

  在澄邁,無論工業、農業亦或是服務業,無不以低碳、生態為引進落地和扶持發展的首要原則。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有“英雄斷腕般”的巨大魄力,更需要有抵禦各種眼前誘惑的堅強決心。

  對於此,該縣縣委書記楊思濤的一席話,讓筆者感悟不已。他對來自全國100多家經濟媒體的領導及記者介紹説:為了促進生態建設,他們設機構,給編制,在全國率先成立生態現代化建設辦公室;他們投資3億多對縣域內的水泥廠、電廠等排污大戶進行技術改造;他們嚴格保護3.3萬畝原生態次生林,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51%,全縣一半以上的村成為生態文明村;他們推進標準化生態農業,成為全國果菜無公害10強縣、富硒農産品示範縣,年産20萬噸農産品直接免檢進入國際市場……

  更值得稱道的是,為了引進和支持中國第一個生態軟體園的落戶建設,他們以“損失”數百億元的“現收”為代價,不搞房地産開發,而將2000畝土地“零受益”提供給園區,並無償配套給園區1000畝林地……

  在推進國際旅遊島建設的大環境中,澄邁的黨委政府能夠以實際行動踐行科學發展觀,説到底還是端正了新時期的政績觀。正如楊思濤同志所言:“如果一屆黨委政府把後幾屆的資源都花了,即便GDP上去了,那也是不對的”。

  我們希望,在各地區域經濟發展中,能夠有更多的縣向澄邁靠齊,甚至超過澄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