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文/本報特約評論員 李而亮
如果今天要在1000位民眾中調查“當前最需要解決的事情是什麼?”筆者可以打包票,不會有一位回答是限用塑料袋。國家發改委等六部門于日前下發通知,提出從本月至8月將在全國集中開展限制生産、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專項行動。六部委此時拿出的“大動作”,與民眾操心的事情的確大相徑庭。
當下公眾最關心的是什麼?無疑是再創新高的CPI、天天變臉的物價、遠低於期待的個稅起徵點、下場大雨就淪陷的城市、踏上去還會翻跟鬥的電梯、無處不擔心的食品安全、十天裏4起礦難慘劇、天量的地方債務隱憂、郭美美事件的新發酵……
絕不可以説“限塑”不重要。回想3年前6月1日,國務院頒布的“限塑令”正式實施,在百姓中掀起多大回應。可以説,沒有哪一項“全民行動”能得到民眾如此廣泛的擁護和帶來的行為自覺。一段時間裏,各種五顏六色的環保袋,在禮品贈送、出門攜帶、購物裝盛中,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大家購物多了麻煩,添了成本,但卻聽不到怨言。理由大家都明白,為了環保、為了低碳、為了我們子孫後代有一個好環境。
可是,三年過去了,不知不覺中塑料袋又悄然回到我們生活裏。據有關部門統計,“限塑令”實行當初,超市的塑料袋減少了50%,現在又上升了20%以上。農貿市場的超薄塑料袋幾乎全都捲土重來。如此看來,進行一次大規模的“限塑”專項行動的確很有必要。
只是,凡事總得問個緣由。當初普受百姓擁護的“限塑令”死灰復燃,肯定不會是大家的環保意識倒退,而是迫不得已。就拿限塑執行最好的大超市來説,購買熟食、肉類、海鮮、點心、水果等等,不提供塑料袋就相當於“禁買”。很多蔬菜、水果櫃臺,整卷塑料袋任由顧客自取。限塑熱潮消退後,消費者能從“公益”渠道得到的購物袋越來越少,買一個塑料袋儘管只有1至2毛錢,可在物價不斷上漲的心理影響下,再掏錢買塑料袋顯然氣更不順。
城市裏的農貿市場現在越來越少,能趕早市的大多為老人,一買就是一大堆菜。本來就利薄的商販抓到一個顧客就不容易,還敢為2分錢一個批發進來的塑料袋向顧客要錢?因而,這裡必定又成超薄塑料袋的集中地。至於各類餐館裏面的零賣、送餐、打包,每天需要的塑料袋有多少,就沒法統計了。
這次六部委下發的限塑通知,可謂“史上最嚴”。對於違規市場和商戶,最高可罰5000元。不知這些部委的領導可曾想到,但凡為老百姓接受和擁護的事情推動不下去,十有八九的責任在政府。一次性筷子是這樣,公共場所禁煙是這樣,限塑行動同樣如此。公眾權衡一件事情的輕重,不是政府發出多少號令,拿出多大整治的決心,而是從實際中感受這些事情與大家焦慮恐慌的問題對比中是大是小。當我們國家的自然環境因無節制的開發導致災害頻發,當城鄉水質空氣污染已經嚴重威脅國人健康的時候,用個一次性筷子、餐飲時抽根煙所帶來的危害,已顯得微不足道了。
事同此理,如今進入超市商場,人們最關心的是物價是否又漲,食品是否安全,錢包是否經得住一個月的花銷。如果有關部委把力氣確實花在老百姓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上,都來個“專項行動”,整治出明顯成效。或者更簡單一些,為購買物品的消費者免費準備環保的袋子,不要將環保的成本增加到百姓頭上。依我看,限塑的事情絕對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