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CME擬推人民幣期貨 或倒逼人民幣國際化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2日 07: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昨日,有消息傳出,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計劃推出新的人民幣外匯期貨合約,以滿足市場對人民幣不斷上升的投資意願。新的衍生品將參照目前在場外交易市場私下買賣的合約設立,從8月份開始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平臺交易。

  “境外機構對人民幣交易興趣的日漸濃厚,以及對人民幣衍生品市場的逐步開拓,對人民幣資本賬戶開放形成了一種倒逼形勢,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及國際化的壓力很大。”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指出。

  期貨交易或擴大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在7月10日晚間公佈,從8月22日起,全新完整規格的人民幣期貨合約以及針對零售和自營交易員的微型合約將在該交易所的全球電子交易系統開始交易。其實,從2006年以來,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就開始推出了一系列的人民幣外匯期貨合約,不過由於人民幣尚無法自由兌換,因此這些産品的使用率相對比較低。

  至今為止,人民幣交易在全球外匯市場中的比例依舊非常低。國際清算銀行2010年調查顯示,人民幣交易在全球外匯市場日成交額中的比例可能僅為1%。

  對此,孫立堅認為,除了人民幣匯率沒有市場化及人民幣尚無法自由兌換之外,近年來,人民幣始終呈現單邊升值的趨勢,幾乎沒有投資者看空人民幣,也直接導致了人民幣期貨交易交投清淡的狀況。

  不過,人民幣外匯期貨交易的市場前景毋庸置疑。一位銀行業內分析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隨著海外對人民幣的需求的急速膨脹,人民幣産品多元化是必然趨勢。”孫立堅則指出:“近期國際市場頻頻唱空中國,投資者之間的對賭空間,也勢必刺激人民幣期貨交易。”

  其實,隨著新興市場實力和地位的提升,以這些國家貨幣為標的的衍生品無疑將越來越多。芝加哥商業交易所推出的與俄羅斯盧布、巴西雷亞爾挂鉤的結構性期貨産品已經為該公司帶來了業務,今年迄今為止,這兩類産品的成交量分別增長了350%和450%。

  定價權成壓力

  事實上,早在2009年,韓國就放話説,要在2011年推出人民幣期貨交易。“更多的機構推出人民幣期貨交易,勢必能夠增加人民幣海外投資的渠道,促進人民幣國際化。但在中國內地尚無人民幣期貨産品的情況下,海外機構及市場在人民幣期貨市場方面的加速發展,勢必對我們構成壓力。”上述人士指出。

  據悉,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新的人民幣期貨合約將參照目前銀行、資産管理經理以及公司私下買賣的用於對衝人民幣匯率波動風險的無本金交割遠期合約。新合約將反映出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的波動,該交易所集團同時還能將其擬議中的人民幣期貨市場與該交易所其他合約的抵押品要求同步。

  “隨著人民幣離岸市場的急速發展,香港的人民幣遠期、幾期及掉期的交易量也開始增加。而CME欲與無本金交割遠期市場對接的意圖很明顯,就是想利用香港人民幣的巨大流動性來分享商業機會。”孫立堅認為,“由於這些機構有著長久的市場運作經驗,在中國內地還沒有人民幣期貨的情況下,我們很可能將失去人民幣在海外的定價權。”

  “這將把中國政府逼入兩難境地,儘管我們的資本項目尚未開放,但是隨著人民幣在海外資金量的增加及兌換日漸便利,人民幣國際化已經逐漸從結算體系進入資本項目體系。而且海外金融機構開始頻頻利用金融創新産品來跨越中國的監管障礙,然而國內的人民幣資本賬戶尚未開放,這是一種巨大的壓力。”孫立堅表示。

  不過,中國內地市場推出人民幣期貨産品或許只是時間問題。今年4月1日,中國外管局已經正式推出了人民幣兌外匯的期權交易。而這種人民幣交易違約機制的出爐,在很大程度上説明中國將強化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這在一定程度上為未來人民幣期貨的推出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