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十五上、卷九十七》兩冊。據介紹,這是宋鹹淳元年建安書院刻本,黃麻紙精印,版心下方有刻工名、上方有字數,是國家一級古籍。
被南京人拍走,與民間資金尋增值途徑不無關係
繼價格上百萬元的茅臺酒、字畫之後,江蘇拍賣市場上,以往“小眾”的古籍又成為一個新熱點,單個標的成交價正式跨入了“百萬”元行列。昨天,由江蘇省拍賣總行組織的2011年春季拍賣會古籍專場拍賣,在南京丁山花園酒店舉行,現場火熱氛圍中,60%拍品成交,最貴的一套古籍拍出了111萬元的價格,也是近年來南京古籍拍賣市場上出現的最高記錄。
價格創記錄,一套宋刻本上百萬成交
昨天的古籍專場拍賣現場人頭攢動,幾乎座無虛席,一共有一百多位競買人參加。作為中高檔古籍拍賣會,拍品共有498件,省拍賣總行介紹,一些舊藏孤品首次亮相,還有大量宋元明刻珍罕藏品和首度上拍的稀見古籍。
一下午的專場拍賣中,拍出的最高價是111萬元!這件第69號拍品,是1函2冊黃麻紙線裝的宋刻本《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十五上卷九十七》,兩冊加起來不過80頁,起拍價格已達80萬,幾乎是一頁一萬,但競拍者爭先恐後地競價,使價格一路飆升,最終以高達111萬的價格成交,相當於一頁13875元,如果再加上12%的佣金,總成本更加高達124.32萬元,也是近年來南京古籍拍賣市場的最高記錄。為什麼會拍出這個高價?
據拍賣行介紹,目前市場上宋刻遞修本難得一見,古籍市場有“一宋一黃金”的説法,此本補版極少,印工上乘,為宋刻佳品。“宋本是刻本中最難得的,以此來看,這個價格不算過火”,南京收藏界人士告訴記者。其他競拍也較為激烈,起拍後沒多久,一起拍價5000元的清刻本《板橋集》就被競拍者一路追加到9200元成交,掀起了拍場第一個小高潮;《國朝名賢詩話十卷》題宋鹹淳刊本起拍價60萬元,最終以88萬元的高價拍出;明嘉靖刻本《歷代史纂左編三十三卷》起拍價15萬元,以20萬元拍出;明初刻本《歐陽文忠公奏議》起拍價16萬元,最後成交價也達到了23萬元! 明成化崇府刻本《貞觀政要》和宋刻遞修本《北齊書九卷》也分別以59萬和50萬的高價成交。
原本小眾今“神秘”,一買家兩百多萬拍三套
記者注意到,頗為神秘的11號競買人堪稱昨天最大“買家”——他先花了88萬拍得《國朝名賢詩話十卷》題宋鹹淳刊本,後又以111萬元把本場成交價最高的宋刻本《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十五上卷九十七 》收入囊中,隨後還以23萬的價格拿下了明初刻本《歐陽文忠公奏議》。
這位“一擲百萬”連續拍下本場幾件最亮眼古籍的競拍人,不肯透露姓名,只是告訴記者,他就是南京人,對古籍有濃厚興趣,買回去後是打算收藏在家裏,“這幾筆成交價,跟我預期的也差不多”。
省拍賣總行顧問、古籍善本鑒定專家府軍表示:“目前,參與古籍競拍的人群範圍正在逐步擴大、更加複雜。以前,收藏人群主要都是學者文人,現在,一些企業家和煤礦主也逐漸參與進來”。有的投資者是買回去後打算過幾年出手。“就是來玩玩的”,現場不少成功入手的競買人如此輕描淡寫地對記者回應,而一些古籍收藏愛好者,面對高價卻有點不敢輕易下拍。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古籍善本處於投資市場中的小眾地位,但近年來古籍由於存世量穩定,價格呈現穩定增長,平均年漲幅約在10%-20%,熱門品種能達到30%,“越來越多的人對古籍投資表現出興趣”。熱度的上升,和民間資金尋找增值途徑也有關係。
建議初涉者:從刻印好、價格一般的善本入手
據透露:古籍善本投資此前一直是一個不溫不火穩步前進的狀態,但目前橫向比較其他同類投資品,價格還是相對偏低,國家二級文物古籍價格也僅有二十萬,所以預計古籍善本投資,後市還具有一定上揚空間。
府軍告訴記者,一般人喜歡競拍刻印精美、用紙上乘、工藝性美術性高、書法家手寫的古籍,如康熙內府刻本,紙張至今潔白如玉,起拍價就達到20萬,投資價值很高,“但我們也建議關注少見稀見的珍罕古籍,其文物價值更高”,他説,做這方面投資需要了解相關專業知識,注意鑒別真偽,或請專業人士鑒定。他還建議,初涉古籍市場的投資者,可以結合自己的愛好和經濟實力,先從普通的、刻印好、內容好、價格一般的古籍善本入手,如清末、民國的石印本等。 另外,不同地方的二手市場各有特色,比如南京古籍收藏者就對家譜比較感興趣。實習生戴懿菡記者薛蓓
■名詞解釋
何謂古籍善本?
善本,簡單講就是好的書本。善本最初的概念是指經過嚴格校勘、無訛文脫字的書本。印刷術産生前,書籍大都是寫本。把原稿或別本認真繕寫下來,經過與原文校核無誤,就成為善本。唐以後,雕版印刷術出現,書籍開始出現“版本”的概念。不同版本書籍收錄文獻多寡、校勘精劣程度各不相同,就有了足本和殘本、精本和劣本的差別;書籍版本出現早晚、珍稀程度不同,就有了古本和今本、孤本和復本的差別。具體的標準,歷代學者、藏書家都提出過不同的看法,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清末張之洞的説法。張氏解釋善本之義有三:一曰足本,無闕卷,未刪削;二曰精本,精校、精注;三曰舊本,舊刻、舊抄。其中一、二條是從圖書內容和校勘的角度提出的,第三條則從版本産生年代的角度來講。現代的版本學家在前人的基礎上,提出了善本的“三性原則”,即歷史文物性、學術資料性和藝術代表性。目前市場上唐、宋、元、明等朝代的古籍書已是鳳毛麟角,難以見到,大多數為清代或者民國時期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