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央行終於加息了。來得比預計的晚了許多,力度也很小,但這已足以讓市場放鬆相當一段時間。我相信,如此小的加息力度應該是為保有今年內再度加息一次的機會。這樣,今年的利息率不會超過4%。
我注意到相當主流的意見是,此番加息利多股市的反彈。但是,歷經上半年慘澹行情,又會有投資者利用市場期待向上的情緒出逃。對此,我非常不認同。當你“自我解套”之後,一旦市場繼續向上,你再回補倉位時,你能平復自己悔恨之意的説法就只剩下“安全第一”了。事實上,安全也好,穩健也好,表現在行動上最後的辦法就是持股。
此時賣出股票的唯一理由只能是市場將會選擇掉頭向下。本報的讀者應該記得,我們在三周前即做出了2700點請買入股票的建議。我們沒有如此快改變自己看法的習慣,我們也沒有獲知任何支持經濟即將變得更壞的信息。
但仍有一些可能影響市場情緒和心理的因素在發酵。它們基本上不是經濟領域的,更多集中在政治領域。一個多星期來,有關政治人物身體狀況的猜測已經在境內外廣為流傳。由於資本市場資訊互通的特點,那些未經官方證實、但越不證實越令人擔心的信息,會讓市場猶疑——當整個市場對未來信心不足時,動蕩是對重建信心最大的打擊。
我們對動蕩的擔心並不意味著認同所謂“穩定壓倒一切”的論調。穩定的價值剛好在於它相對於變動的存在。如果真的做到“穩定壓倒一切”,也就等於消滅了變動,事物發展變化中的機會也就隨之消失了。一對好的關係應該是,可預見的變動大量存在,相比較于不可預見的變動的出現而讓人們感覺“穩定了許多”。
當前的市場我傾向於正在朝向一個好的趨勢發展的判斷。宏觀經濟方面,GDP增長速度顯然是回落了,6月的數字會比前一個月再低一點——到9.6%。物價雖然還在上漲,但其主要是豬肉價格上漲的貢獻。豬肉價格已經成了中國最無厘頭的事情,它的暴漲暴跌已經讓供需雙方無法把握生産和消費的節奏,再加上“瘦肉精”的影響,我甚至産生了讓統計局把該選項暫時從統計項目中去除的念頭。而在信貸方面,情況已經明顯平穩下來,不管央行採取的辦法是什麼,反正信貸數字是壓下來了。這樣,央行在這方面的作為空間已經失去。
微觀經濟方面,我們已經從媒體中大量看到了來自基層和中小企業運營情況緊迫的報道。按中國的新聞常態理解,允許報道的事情應該是當政者支持的、並打算去解決的問題。
外圍市場的情況仍然動蕩,但其實更有利於國內市場轉暖。歐洲方面,債務問題不會很快好轉,但也不會更壞了。美國資本圈前一段時間對中國概念股的打壓顯然不針對中國市場,相反,美股高位回調已經讓中國市場半年的低迷變得更有吸引力,相信會有相當資本擇機流入國內。
技術方面壓制股指上行的因素只剩“國際板”。宏觀政策收緊不足以阻止股指3000點的價值回歸,但國內投資者對國際板的畏懼確實難以在想像中消失,也許只有等到出生以後再行消化吧。
我在上周本專欄裏提到,中國經濟保持成長的真實動力來源於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改變。這點政府確實有所行動,但我對此並不樂觀。我的理由來自於對諸如財政部下面的一個專家賈康(微博專欄)之流經常發表的讓人嘔吐的言論。他上周大肆鼓吹所謂“積極財政政策”,説在複雜的經濟環境中仍然需要政府加大各類投入。在我看來,與其説他吹捧政府對公眾生活的過度干預,不如説他還在變著法的為政府繼續向公眾斂財提供理由。殊不知,“積極的財政政策”的第一要義就是政府向個人和企業減稅。一個財政部的官員學者難道不知道政府向它的民眾收了多少稅嗎?民眾因此大大降低了自我發展和提供增長的動力了嗎?
因此一個長期牛市就此開啟的看法,現在我還無法認同。我想對投資者説,中國真正的問題即將到來,政治變革意義上的、政府改革意義上的。政治變革意味著官、民權利的再界定;政府改革意味著治權的再分配。這些問題的深刻性正在檢驗中國民眾的思想和行動能力。對於投資者,對這種深刻機會的把握其難度也相當巨大。我不敢做建議,也許最好的辦法仍然是走一步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