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一個穩定持續的水利建設資金保障新機制將破解水利建設籌資難題
叢培德 王海紅
中國財經報 2011-07-09 00:00:02
本報訊 報道山東省政府近日研究出臺了《山東省地方水利建設基金籌集和使用管理辦法》,決定從五個方面籌集地方水利建設基金。按照2010年數據測算,全省預計一年可徵收地方水利建設基金138億元。一個穩定持續的水利建設資金保障新機制將使得水利建設籌資難的問題迎刃而解。
“下雨就是下錢啊!”眼睜睜看著百年不遇的大旱對農業生産和群眾生活造成的嚴重影響,山東省財政廳廳長於國安深有感觸地説:“事實再一次證明,水利既是重大的發展問題,也是重大的民生問題,必須加大財政投入。”
加快水利建設,資金從哪來?為了支持抗旱,今年僅山東省級籌措的抗旱資金就達近10億元。於國安告訴記者,“全省預算安排水利建設資金106億元,但與水利建設的實際需要相比,差距還是較大。”
為進一步拓寬籌資渠道,《山東省地方水利建設基金籌集和使用管理辦法》出臺,決定從五個方面籌集地方水利建設基金。可以預見,這個辦法實施後,資金瓶頸解決了,山東水利建設事業將會有一個新的飛躍。
《辦法》規定的基金來源有五個方面,即從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收入中提取3%,從成品油稅費改革返還和轉移支付中提取3%,從城市維護建設稅中提取15%,按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實際繳納額的1%向企事業單位和個體經營者徵收。另外,各級要從土地出讓收益中提取10%-20%的農田水利建設資金,一併納入水利建設基金管理。
多渠道籌資是否意味着社會負擔的增加?負責此項工作的山東省財政廳綜合處副處長侯乃弘解釋説:“基金的建立,雖然拓寬了籌資渠道,但並未因此增加企業負擔。”他説,五大籌資渠道,大多是對既有財政資金的整合和規範,只有企事業單位和個體經營者按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三稅實際繳納額的1%繳納地方水利建設基金一項是新開闢的,但山東省同時停徵了河道工程維護費。以2010年數據為例,僅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徵繳河道工程維護費就約80億元,如按三稅繳納地方水利建設基金則僅為22.14億元,減少72.33%,企業負擔不僅沒有增加,反而大大下降。”
對新的地方水利建設基金使用範圍,《辦法》明確規定,地方水利建設基金不得用於人員經費方面的開支,也不能列支地稅部門的代徵經費,將專項用於重要河流、中小河流、湖泊治理,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城市防洪設施建設,地方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水資源綜合管理保護及節水體系建設,重點水文基礎設施建設,地方重點水土流失防治工程建設,農村飲水和灌區節水改造工程建設,地方水利工程維修養護和更新改造,防汛應急度汛,河道工程運行維護和管理,省內中央水利建設項目資金配套,以及省政府批准的水利工程項目和支出。
據介紹,規模龐大的地方水利建設基金,將全部納入政府性基金預算管理,專款專用。每年,各級水利行政主管部門將根據水利建設規劃,編制年度地方水利建設基金支出預算,經同級財政部門審核後,納入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部門根據批准的地方水利建設基金預算和基金實際徵收入庫情況撥付資金。如果用於固定資産投資項目,要納入固定資産投資計劃。每年年終的節余資金將結轉下年度安排使用。
同時,山東省人民政府還要求各級政府要加強對水利建設基金籌集、使用和管理工作的領導;各級財政、水利、地稅、人民銀行等部門各負其責,共同做好地方水利建設基金的徵收管理工作。
於國安介紹説,這一《辦法》自2011年1月1日起實行,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隨着新的地方水利建設基金籌資機制的建立,水利“上升”為公共財政重點保障對象,山東地方水利建設的步伐必將進一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