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編者按:各方數據均不樂觀,悲觀情緒持續滋長。如果世界經濟又迎來新一輪的觸底徘徊,那中國定然無法獨善其身。但這些數據的影響究竟會有多深?中國會遭遇增長瓶頸嗎?
陰霾下的智慧選擇
文?/?本刊評論員?諸葛曉嵐
日本告急!美國告急!歐洲告急!中國告急!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日本的地震重建進展緩慢,美國被失業率與債務問題弄得灰頭土臉,歐債危機捲土重來,中國通脹高企不下。這一切都發生在這短短的一個月之間。
世界銀行6月7日發佈的《全球經濟展望》預測:2011年世界經濟增速將為3.2%,低於過去兩年,並預警糧食石油價格、主權債務風險、中東北非局勢等為復蘇帶來極大不確定性。
這一切似乎在暗示,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逐漸復蘇的世界經濟,正醞釀新一輪的探底可能。而正面臨30年轉型節點的中國企業,同樣正經歷著來自各方面的考驗:緊縮的銀根與貨幣政策,直接讓民間金融走入死衚同,珠三角與長三角地區中小企業破産潮若隱若現,通脹帶來的高成本壓力讓無國家補貼、無資源獨享的民營企業苦不堪言。
如此困境之中,如何選擇,才能夠為企業佈局出一個最好的未來?
看好錢袋子
首當其衝的問題就是看好自己的錢袋子。
2008年美國金融海嘯之後的很長時間裏,中國企業已經習慣於坐收“勝利果實”,去西方社會打掃戰場成為一種主流時尚,從資源、技術到人才、品牌,大有兼濟天下的氣勢。然而三年之後,我們遺憾地發現,大多數的收購顯得盲目而倉促,除了吉利將歐洲老牌車企沃爾沃收歸旗下,其他的嘗試大多無疾而終。這背後除了歐美國家的排斥與政策壁壘之外,我們自身是否具有與之匹配的駕馭能力被劃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時至今日,在全世界都缺錢的大背景下,中國企業如果不冷靜下來,再一次被擴張的預期衝昏頭腦,最可能的結果是覆水難收、後防告急。畢竟此時,中國的實際狀況是:熱錢涌動,銀根緊縮,通脹壓力日益增大,生産成本持續升高。
看好錢袋子,此時比善用錢袋子更為重要。會花錢是一門學問,不賠錢更是一種智慧。
苦修“內功”
然而看好錢袋子,對於此時的中國企業尚且不夠。來自華爾街的一項數據足以令國人警醒。在2010年開始的新一輪中國概念股赴美上市熱潮中,截止今年6月中旬,已經有13家中國概念的上市公司被證監會勒令停牌整頓。這絕非一種光榮,其中恰恰暴露出了中國企業的“內功修為”尚欠火候。
在經過多年積累之後,中國企業存在大批有實力也有資本進行擴張的“潛力股”。但是在衰退預期中,最需要做的事情卻應該是將目光從擴張投向管理,從企業內部減能增效,有效地彌補快速發展時期的管理短板。産業鏈上下游健全與否、商業模式生命力持久與否、人材儲備深度足夠與否等一系列的問題的考慮,都應當迫切地提上日程表。
中國企業此時不僅要面臨著多變的國際經濟形勢,同時必須正視30年的轉型節點。雖然不願意承認,但是中國企業卻實實在在的以犧牲質量與效率為代價換來了30年的高速發展,已經到了必須轉變發展方式的時候。當我們無法以速度作為制勝武器的時候,惟有優秀的管理、持續不斷的創新能力、成熟健全的商業模式等等“內功修為”,才能繼續保證中國企業的優勢。
不希望在退潮時成為被恥笑的裸泳者,最好的辦法就是為自己穿上足夠健全的保護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