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災難中的風險啟示:保險業將面臨更大挑戰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07日 08: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證券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地區發生9.0級強震,並引發巨大海嘯和至今仍在延續的核電站核輻射核污染事故,造成數萬人員傷亡和數千億美元的財産損失。核事故引起的核污染和核輻射事件比自然災害事件影響更深遠,危險性更大,消除核事故的後果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

  從這次地震的風險事件中,可以看到:日本處於世界自然風險地圖上已經標明的“環太平洋地震帶”上,風險的定性已經確定。而超出人們預計的是:保險中稱之為極端風險事件的高烈度地震和海嘯以及不予承保的核風險在一次事故中集中出現了,這是巨災中的巨災事件。

  回首2010年發生的幾個重大風險事件,作為經營風險的保險從業人員,這些風險事件給予我們的啟示是:完善保險工作機制,並沿著數百年保險業的發展規律前進。

  2010年8月7日,甘肅省舟曲縣發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事件,造成數千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産損失。專家認為:瞬間發生的暴雨和持續的強降雨,對經過“5.12”大地震衝擊後原本破碎易垮的山體、岩石造成浸泡和巨大的衝擊,導致災害發生。從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事件看,保險人需從新的高度認識泥石流風險事故。

  保險業長期以來,一直把地震風險作為極端概率事故看待。極端概率事故,主要通過累積風險控制進行管理。但需要引起重視的是:某些地震高發地區,在經過強烈地震襲擊後,可能在有限年度內,如兩到五年內,會發生多起強烈地震(如汶川和玉樹地震系列)。是時候重新考慮原有的風險控制方式是否合適了!

  2010年我國氣候極端異常,氣象災害的突發性、局域性十分突出。有關專家指出,造成我國2010年春夏季洪水災害的原因是北半球 “北極震蕩”釋放太多冷空氣和“厄爾尼諾”拜訪太平洋區域,帶來暖濕氣流以及緊隨其後的“拉尼娜”現象帶來大量的降水等綜合原因造成的結果。

  保險業已把暴雨洪水等風險事故當做普通風險事故看待,並已積累了大量理賠經驗。但需要引起重視的是:由於近些年氣候異常性的加劇和可能損失範圍的擴大,保險人需要更謹慎地提前做好應對準備,以處理全球氣候異常帶來的暴雨洪水的風險。

  除了自然災害,人為造成的災難事故也應該引起保險行業的重視。2010年4月20日,墨西哥灣原油泄漏事故中有400萬加侖原油進入海洋,污染面積達四、五千平方公里,美國總統奧巴馬宣稱這是一起“國家災難”。雖然保險業對鑽井平臺的相關風險責任進行了承保,但企業依照合約所得的賠償與造成的實際損失之間仍有巨大差距。鑽井平臺公司與投保的保險公司之間為鉅額賠償金産生糾紛。這起事故,理賠金額之大,理賠時間之長,做為特殊案例將載入保險業的承保歷史。

  綜觀近年來發生的上述幾起重大風險事件,不管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不管有著多麼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水平,自然巨災或人為失誤造成的災難性損失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這些事件正如歷史上類似事件一樣,必將進一步促進社會防災體系的完善和發展,推進安全標準的提高和風控體系的變革。

  現代保險業在其自身的發展中,始終伴隨著重大風險事件的發生發展而成長,形成了接納風險、分散風險的有效工作機制,成為社會的穩定器。面向未來,保險業面臨的挑戰更大,自然風險因素或人為風險因素造成的災難事件仍將層出不窮,這是保險業生存的基礎,更是保險業發展的前提,保險業必將順應潮流從容應對。

  (作者係都邦保險總公司財産險部風控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