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沈洪溥:不能用炒股票的思路做藝術品投資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05日 08: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早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沈洪溥

  從7月1日起,已經停止開戶三個多月的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重新開張。在實施“新交易規則”的同時,它將再陸續發售第三批藝術品。此前,天津文交所之所以被叫停,在於其創設的“藝術品股票”暴漲暴跌。而今番重新開張,儘管規則有所更動,但本質其實未變,因此,怕還是難免再次産生新的亂象。

  確而言之,藝術品投資不該是這般迎合資本的玩法。如果一味搞“借資興市”,終有一天,藝術品市場會被資本的蠻力反噬。

  之所以説交易規則新意有限,無非還是因其走了提高開戶門檻的老路。如今,成為天津文交所投資人的開戶門檻已提到100萬元,而且還必須經天津文交所同意成為投資人會員,方可入場交易。而三個半月前,資金門檻是50萬元,半年前的資金門檻只不過5萬元。儘管看起來,門檻最低的幾個月,是天津文交所市況最瘋狂的時候,首批上市的天津本地畫家白庚延的《黃河咆嘯》和《燕塞秋》兩幅繪畫作品一舉實現了單幅作品市值過億元,而一俟調高保證金至50萬元,便出現成交極其低迷結果。但是,市場起落卻並不僅是因為交易規則改變:

  一是因為河南鄭州文交所恰在今年4月26日開張,啟動搖號抽籤,天津文交所出現了競爭對手;二是鄭州文交所首批上市的《藍田泥塑》、《王鐸詩稿》和《全遼圖》規避了天津文交所首批上市作品嚴重同質化的問題,獲得了市場追捧;三是天津文交所的交易規則朝令夕改,不僅嚴格限制新資金入場,更將漲跌幅限制更改為“臨時設置上市藝術品月價格漲跌幅限制”。

  在此背景下,天津文交所的市場競爭力才相形見絀。至於保證金調整,至多只是個很小的因素。從此出發,筆者認為,此番再次調高保證金,天津文交所也不易重煥生機。

  本質上,天津文交所的問題代表了國內藝術品投資領域的核心矛盾,即創設新的交易模式,過度仰仗資本的力量,試圖快速挖掘價格表現,幻想實現所謂藝術家、市場仲介和資本所有者的多方共贏。

  首先,藝術品“股票”模式不是價值投資,本質是資本遊戲。公司股票的上市要經過會計事務所、保薦人、發審委等環節。投資人可以從受法律保護的文件中評估公司內在及公允價值。藝術品“股票化”則是將莫測的市值人為分割,是招徠中小投資人入局抬轎的做法。眾所週知,確定藝術品市值原本就缺乏客觀估值手段,也缺乏法律制約。部分上市公司股票投資者可以在價格波動之外拿到公司分紅,而投資藝術品股票的人則既沒有分紅也拿不到實物,只能期待二級市場價格上漲。所以,這只是“擲骰子”遊戲罷了。

  其次,監管缺位導致公信力存疑,存在操縱風險。天津文交所前兩大股東均被媒體爆料是民營房地産企業,且資質平庸。在地方政府作為主監管者的條件下,有關部門一旦無力對其實施有效監管,就極易出現違規操作,並直接引致公信力反復喪失。由於監管者潛在缺位,市場操作風險也極易發生。藝術品股票從“認購”伊始,如何定價、如何切分份額,就有人為做局的空間。在交易過程中,電子盤口的後臺交易數據在技術上更易被人為修改、操縱,可能對投資人利益造成潛在傷害。

  第三,藝術品價格背後是歷久彌香的藝術價值,不能急功近利。盛世收藏熱,源自平靜年代的人們重視古董所承載的記憶的價值。藝術品本質上是藝術家運用才具創作的産品,真實價格需要一個挖掘過程,現當代藝術品尤其需要時間磨洗。通過“股票化”手段,吸引資本大鱷把藝術品當作分散投資的渠道,按照股票炒作的策略,吸貨、洗盤、拉高、出貨,折騰一番,看似熱鬧,實則是引狼入室。泡沫膨脹看似皆大歡喜,而泡沫破碎的時候將令藝術尊嚴掃地。

  一言以蔽之,藝術品投資絕不能是當下這般玩法。用炒股票的思路來做藝術品投資,是製造泡沫、褻瀆藝術。其中,再摻上市場操縱、內幕交易、監管缺位等問題,最後難免留下一地雞毛。

  (作者係經濟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