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漢江是長江最大的支流,水污染狀況怎樣?能否確保“南水北調”的飲用水安全?6月29日至7月1日,記者隨“2011年湖北環保世紀行採訪團” 赴十堰、襄陽、潛江等地探訪了漢江流域。
十堰流域
百億投資讓“黑水”變清
在被稱為“小太平洋”的丹江口水庫深處,水面浩大,清澈透明。岸邊一位船工正仰著脖子喝剛打上來的庫水。
“要是在幾年前,這裡的水還是黑的。”一位當村民説,過去的水面經常可以看見一塊塊黑色的區域。前幾年,漁業在當地大發展,不斷有人在庫區投餌和增大天然網箱養殖面積。再加上周邊許多漁民網攔庫灣養魚、投餌成魚網箱和魚種網箱等,養殖的魚所排出的大量糞便及投餌散失的餌料,讓水體變黑。
對此,十堰市環環保局實施碧水工程,開展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安全整治,對飲用水保護區及其上遊區域進行全面清查,清除應用水源地一級、二級保護區內的網箱養殖設施,還關閉多個礦石違規開採點及選礦廠。
十堰市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核心水源區,先後曾投資100多億用於水污染防治,下大力抓黃姜、造紙、小水泥、小電鍍和城市污水等五個項目。先後關停了130多家污染嚴重的“十小”企業,整治800多個排污口,拒批近160個有污染的大小擬建項目。目前丹江口水庫的水打上來就能喝。
十堰市還表示將完成12座十堰市污水處理廠最後兩個的修建工作,並將啟動各縣市主要污水處理廠的城市管網建設,加強漢江、丹江口水庫的保護工作,對不合規定的排污口進行調整處理。
襄陽流域
人工魚道讓漢江不成“死江”
受南水北調的影響,一度襄陽流域的漢江段徑流量減小,導致水位降低,襄陽段的漢江魚類生存環境面臨挑戰,漢江魚的種類逐漸減少。“水位這麼低,魚怎麼還會來這裡産卵呢?”襄陽人民擔憂,漢江襄陽段流域會不會成為“死江”?
2010年試運行的崔家營航電樞紐站改善了因南水北調導致漢江徑流量減少對襄陽水生態環境的影響,並且為了減少漢江魚類生存環境的影響,樞紐站首創了國內航電站樞紐生態環保工程——魚道,為漢江漂流性卵魚類的溯河産卵、洄遊性和半洄遊性魚類的上下洄遊開闢了綠色通道,起到了保護庫區魚類數量的作用。還建設了漢江魚類增殖站,通過對壩下、壩上生物增值放的放養的方式,維持物種的種群數量。
“我們要以綠色能源為支撐,打造‘以電促航’的綠色航運示範基地。”漢江崔家營水利樞紐管委會的童奇峰處長介紹,將利用樞紐站壩區左岸河灘用地和120公頃水域,打造濕地島嶼和景觀,營造漢江原生態環境,利用良好的環境吸引魚類和鳥類來此繁衍,形成“人水和諧”氛圍。
襄陽市13家重點污染企業日前全部關停或搬遷。同時,市環保部門還對38家企業實施24小時在線監控,對數百家“五小”企業進行了關閉。
潛江流域
嚴禁企業對漢江排污
建立污染源監控中心,督促、監測不達標的企業禁止向漢江排放污水。潛江市政府下死任務對污染漢江説“不”。
“生産設備5年沒有大修,設備千瘡百孔,管道銹跡斑斑,沒有治污措施,污染極其嚴重,一度停産半年之久。”這是過去人們對潛江金華潤化肥廠的印象。現在,該廠以“環保是最長遠的效益”的經營理念,先後投資3億多元對化肥生産系統節水改造,尿素生産系統節能改造等項目進行技術升級,使廢水得到澄清,最後由清水泵將澄清降溫後的水送回工段循環使用。
潛江市有數家化工、造紙企業,過去因為沒有治污設施,排放的廢水成為漢江潛江段重要的污染源。為了整頓污水排放問題,潛江市關閉了污染企業18家,並對全市19家企業分別下達了污染源限期治理通知書,要求企業在限期內完成治污任務,實現達標排放。
同時潛江市建立市級污染源監控中心,將督促該市13家國控、省控和市控的重點企業建設污染源在線監控裝置,監測不達標的企業將禁止向漢江排放污水,這樣保證了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以及重點企業治污工程的正常穩定運作。
本報實習記者 王凱 通訊員 王振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