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經濟臺滾動新聞 >

[聚焦“錢流”]流動性趨緊迫使股東大量套現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02日 22:0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CTV-經濟信息聯播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78695456afbe4d8b9922df66832b6f64

    除了中小板和創業板,主板市場在貨幣緊縮的環境下表現還算平穩,在表面的平靜之下,股市卻出現了一個值得重點關注的新現象,那就是上半年股市資金出現了流出跡象。據申萬研究所監測的數據,單是5月份市場就流出資金達到400多億元。而且這當中産業資本套現佔據了相當的比例,通過交易所大宗交易平臺可以清楚地看到産業資本減持的軌跡。那麼,産業資本出於什麼考慮在目前並不高的點位上減持呢?

    6月13日,在創業板上市的深圳能源一筆大宗交易成交了277萬股;這筆數目正好等於該公司第十大流通股東深圳市通産包裝集團所持股份。6月20日,中小板上市公司大東南一筆大宗交易成交了333萬股,從一季報看,也僅有第一大流通股股東浙江省國貿有這麼多可流通的股票。類似的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大筆減持的實例也比比皆是。6月14日,中興通訊控股股東減持套現12.55億元,為今年深交所單筆成交額最高;蓉勝超微也在一週之內兩次遭到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連續減持,套現金額達到6000多萬元。這頻繁的減持到底目的何在呢?

    仇彥英 天相投顧首席分析師,就是上半年因為流動性縮的比較厲害,很多這個持有股票的一些産業,賣出它大部分是為了緩解自己流動性的需求,這個對股價短期內有一定的衝擊,不會産生太致命的影響,怕的就是它對股價的不認可,就是它從一個企業的發展的角度,認為股價是高估了,

    李康:湘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我們説去年大量的創業板上市,一系列資本獲利了,他首先要流出,第二個資本市場目前他所處的這樣一種相對低位的階段,熱錢狀況當中,他肯定也要流出,第三種,現在可能實業比這資本市場更需要資金,他的利率更高,甚至有一些高利貸已經到了非常高的地步了,那麼他在資本市場當中,資金自然會權衡他哪個方面獲利最可靠,最有利,

    上半年,A股市場的成交額並不大,但是大宗商品的成交卻創了歷史新高。Wind數據顯示,今年前半年滬深兩市大宗交易平臺的成交量合計為72億股,總成交額為691億元,都超過了去年同期的3倍多。值得關注的是,一向被稱藍籌經典的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也出現了大額套現的現象。但專家們認為産業資本的流出只是正常的資金運動現象。

    仇彥英 天相投顧首席分析師,你説的這些銀行,它大部分是流動性的一種需要,因為它的變現也相對比較容易,因為我們都知道它的股價確實處於一個估值的歷史的底部,你從哪個角度都沒有好像賣出的一個必要,所以大部分是流動性的需要

    李康:湘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資金面稍微顯得寬鬆了以後,那麼我覺得這個實業資本資金反流的現象可能也會産生,我覺得對這種短期的現象,也不需要過度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