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價緣何成為推動CPI的罪魁禍首
劉永好給出四點答案 稱同時還有週期波動等影響
2011年以來,CPI的高漲一直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中令人關注的頭等大事。進入6月份,CPI的上漲速度仍在持續,根據國家統計局不久前公佈的數據,5月份CPI同比上漲5.5%,創下34個月以來新高。
CPI的來勢洶洶,已經對國民生活和經濟發展造成相當影響。以至於上周,溫家寶總理在《金融時報》發表署名文章,表示中國整體價格水平處於可控範圍內,並預計將穩步回落;政府已經將控制價格上漲作為宏觀經濟調控的首要目標,並推出了一攬子有針對性的政策。
肉價成推動CPI主力軍
在CPI新一輪的突飆猛進中,食品類上漲11.7%,成為拉動CPI上漲的最主要推動力。其中,與國民生活密切相關的豬肉價格同比升高了40.4%,對CPI上漲做出的貢獻接近20%。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以來豬肉價格漲幅連續5個月同比擴大,4月份漲幅達到35.2%,5月份漲幅達到40.4%。而業內專家表示,以豬肉價格為代表的食品價格上漲,有可能帶動6月份CPI漲幅超過6%。
根據中科易恒(北京)現代農牧信息技術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6月13日-6月19日,全國出欄肉豬平均價格漲至18.31元/公斤,同比漲幅達90.13%,已連續3周漲破2008年4月份最高點,再創歷史新高。眾所週知,豬肉是我國肉類市場的主要構成部分。而在幾年前的2007年至2008年間,我國就曾經經歷過一次類似的豬肉價格上漲。緣何到了2011年,相似的故事又重新上演呢?
對此,中國畜牧業協會副會長喬玉鋒的觀點是,2009年-2010年,特別是2010年上半年,養豬業出現全行業虧損的情況,導致能繁母豬被過度淘汰,能繁母豬存欄量減少了約200萬頭。此外,2010年底到今年上半年,部分地區有豬病發生,也影響了生豬的供應數量;同時,普遍性的物價上漲導致的玉米價格、人力成本上漲,也助推了生豬出欄價格走高。而華泰聯合證券的最新報告也認為,生豬供應不足是豬肉價格高漲的主要原因,2010年上半年生豬養殖長達5個月的行業虧損將大量中小養殖戶擠出市場。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在26日表示,造成豬肉價格高主要是因為:第一,糧食價格,因為養豬60%的成本來源於糧食;第二,柴油、化肥這些生産要素也在漲價;第三,勞動力成本增加;第四就是土地、房産,因為養豬要蓋圈舍,這些所有要素都在漲。此外,還有週期的波動、疾病的影響等。
流通環節不容忽視
雖然在歷次豬肉價格的上漲過程中,供給方面的緊張都是主要原因,但流通環節中的層層“加價”也不容忽視。劉永好表示,在豬肉流通環節,成本也在上升。為了降低流通環節的成本,新希望在北京等華北市場考慮進行直供,目前在成都已經開始這麼做,新希望將會將直供和市場體系的流通結合起來。
而在剛剛召開的“中國農産品流通焦點問題研討會”中,與會的眾多相關部委、流通行業專家表示,我國現階段的農産品批發市場無論是在保鮮技術、設施經營管理、資金運作等方面,以及從業人員和經營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方面,都很難滿足農産品流通的需要,容易造成農産品在流通週轉過程品質下降、腐爛損耗增大,嚴重阻礙了農産品産地與消費終端的對接,農民得不到實惠,市民增加了成本。另外,大量外資不斷參與我國農産品行業,弱化了國家對農産品流通産業的控制權,擠壓了本土農産品流通企業的發展空間,削弱了現有從事農産品流通企業的競爭力,加大了農産品流通調控難度和不確定性。這些都間接推動了以豬肉為代表的農産品價格上升。
如何化解“豬肉推動CPI”
據北京業內人士表示,以北京為例,肉價大幅上漲,生豬數量緊張是最重要原因,政府應以市場的力量來自行調節。“當豬肉價格過高時,企業會增加生豬補欄數、提高屠宰量,隨著生豬出欄數的增加,供給增加,肉價的上漲將會恢複合理區間內。”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也曾在6月15日表示,價格上漲是因為2007年以來豬肉價格持續走低,去年此時的豬肉價格是最低的,豬肉價格低就會導致養殖減少,以至於目前出現了育肥豬上市的階段性偏緊。對於豬肉價格的調節,應當以市場為基礎。商務部還將加強對中央儲備肉的管理。隨著豬肉價格緩慢地回升,養殖戶會繼續增多,將保證後續豬肉的供應。
同時,我國也應在農産品的流通環節上下工夫,努力建設現代化的、通暢的農産品流通體系。業內專家們建議,國家應加大投入,全力打造強大的現代化國家農産品批發市場骨幹體系。通過在流通環節上控製成本,來起到抑制物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