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朱大鳴:尚未進入滯漲期 通脹源於貨幣供應超標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8日 11: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28日訊 近期,市場普遍預期通脹率將達高潮,6月CPI或將升至頂點。同時,一些專家認為我國經濟已顯露滯漲信號。對此,資深財經評論人朱大鳴昨日在博文中表示,中國經濟尚在高速增長,無明顯特徵顯示我國進入滯漲期,而是進入了一個高能貨幣驅動物價上漲的時代。他表示,“就算6月份CPI過了頂,我們依然要看貨幣實際購買力,關注物價上漲帶來的生活成本的上漲。而不是僅僅關注一個相對狹窄的數據。”

  通脹源於印鈔機過剩 有效需求不足

  文章指出,此次全球性物價上漲源於各國央行企圖以開動印鈔機為拉動經濟的引擎,結果卻造稱通脹。國際資源和能源價格上漲,驅動了美聯儲的印鈔機。大量美鈔成為國際投機資本,也成為全球通脹的罪魁禍首。全球性物價上漲,不是由於實業經濟短缺,而是印鈔機的過剩。從根本上來説,是有效需求不足。此外,在中國物價體系引致的貨幣供應增長中,地價的抬高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地價抬高導致更多的貨幣供應。在這個意義上,地根和銀根形成了一股繩的力量,使得貨幣供應量超標。

  物價得到有效控制未現滯脹徵兆

  朱大鳴認為,“CPI並不能完全反應人們的消費壓力的狀況,更不能反應投資能力的變化。更多的人指責我們進入了滯漲時代,這有點誇張。中國經濟尚在高速增長,進入滯漲期還沒有明顯的徵兆。”

  目前,我國物價基本穩定,在某種程度上並不是取決於貨幣政策的從緊,而是整治了流通環節,減少了成本。端掉橫亙于地方間的物流壁壘,是減少物價成本的最核心的因素。另一個措施,即減少貨幣的超額供應,是降低物價的基礎。最近這些年,貨幣超額供應了很多,水漲船高這是自然現象。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28234101017j5x.html

  作者介紹:

  朱大鳴:工商管理博士,中國資深財經評論人,企業家。全國工商聯房地産商會房地産經理人聯盟副主席,全國工商聯房地産商會常務理事,上海市普陀區區政協委員,上海春之聲集團董事長。現為《經濟參考報》、人民網、新浪、搜狐、網易、騰訊、和訊、鳳凰、搜房、CCTV證券網、中金、東方財富網等多家全國大網站、權威媒體的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