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奔跑在世界屋脊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5日 08: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營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顏強

  跑步是一種運動方式,也是一種修行方式。

  看過《阿甘正傳》的人,肯定都記得那部電影如何以童真眼光,串聯起美國歷史。其中一段特別值得回味:阿甘在生活遭遇挫折時,突然開始了孤獨的長跑。這似乎是一種有些奇怪的選擇,然而投身跑步運動的人,都能從這段故事裏找到共鳴。

  這不僅是一種鍛鍊身體的運動方式,還是一種心靈修煉的過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美國,正處於社會大激蕩過程中,二戰之後baby boom的那一代,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跑步文化也由此誕生,並且紮下了深厚的社會根基。

  説起來似乎有些玄,跑步不再是跑步,跑步是自己在和自己的心靈對話。

  村上春樹就是這樣日復一日堅持著,戴著巨大的耳機,聽著自己的音樂,一個馬拉松又一個馬拉松地跑下去。一個必鬚生活在自己的半虛無世界裏的臆想者,這樣的生活方式,想必是最適合他的。在這樣的奔跑過程中,你能逐漸和凡俗環境隔離開,也或許能找到自己。

  強勢文化的輸出和灌溉,讓跑步在中國似乎也興盛了起來。這一年,是沒有大型體育賽會,沒有奧運會、世界盃和歐洲國家盃的體育小年,幾乎所有體育品牌,都在市場營銷策略上選擇了跑步作為傳播重點。體育運動品牌做出如是選擇,合情合理。雖然不是每個品牌,都能像《阿甘正傳》裏調侃的那樣,追隨者請阿甘簽名,阿甘隨手一個勾,便成就了耐克,但跑步是對場地、裝備要求最低的最容易普及的運動,同時跑步對跑步鞋的消耗也比較大。中國的運動消費市場,遠沒成熟到分門別類的高專業程度,跑步鞋在推廣過程中,當然也各自有理,不是氣墊就是防震,事實上,一雙跑步鞋的科技含量並沒有那麼高深,大部分跑步愛好者,也不會對一雙跑步鞋,吹毛求疵到高深的地步。

  只是中國到底有多少人在跑步?促使你去跑步的驅動是什麼?至少從運動傳播的角度看,並沒有形成一種大眾認可的文化。跑步以及大部分體育運動,都被包含在健身的範疇裏,從社會管理者的角度出發,就是全民健身的活動之一。哪怕現在中國有了超過40個城市馬拉松賽事,跑步依舊沒能形成一種特出的運動存在。

  這或許是一種悖論,然而跑步不僅僅是一種運動,跑步更應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尤其在這樣的社會環境裏。在一個特別容易迷失自我,容易在壓力和跼踀環境中泯滅自我的時代裏,跑步會成為一條找回自己的途徑。

  跑步愛好者,和高爾夫球愛好者,有一些相似之處。每一個高球球手,都會夢想著自己去征服或者經歷世界上每一個球場,因為在不同的球道和環境裏,帶給你的自我感受截然不同。高球愛好者,未必都是要講狠鬥勇,以打敗對手為目的,高爾夫打來打去,其實要征服的是自己。不同的環境,會給你提供不同的經歷,讓你不斷享受那種戰勝自我超越自我的滿足感。一種無法言喻的快樂。

  跑步也是如此。我見過很多跑步愛好者,去到任何地方,都會帶上一雙跑步鞋,用自己的雙腳去征服不同的地方。我一位從事體育市場營銷的朋友,正在策劃拉薩馬拉松比賽。聽上去,這是一個有些瘋狂的構想,在世界屋脊上組織馬拉松比賽,這需要何等的魄力和勇氣。然而恰恰是這“世界上最高的馬拉松”比賽,對跑步愛好者而言,會有著獨特的吸引力。想象一下,在拉薩跑一次馬拉松,你在征服自己的過程中,也征服了世界屋脊。

  對每個參賽者的身心安全保障,必定是這樣一種特殊賽事的先決條件。從市場營銷的角度看,拉薩馬拉松,或許可供拓展的空間有限——不論是媒體宣傳推廣,還是給予贊助商的回報,恐怕都很難執行。但是這樣的馬拉松賽,我相信吸引的肯定不是人云亦云的跑者。只有那些最純粹也最勇敢的跑者,才能接受這樣殘酷而又美妙的挑戰。西方體育競技,追求的是戰勝敵手,而這樣的跑步,在哲學層面上,更接近中國文化的慎獨。

  在空氣稀薄、地心引力下降的地方,你奔跑著,和自己的心靈對話。

  作者為《體壇週報》副總編輯

  中國經營報微博:http://weibo.com/chinabusiness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