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進退參透規則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5日 08: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營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本版文章均由本報記者徐曇采寫

  外資從中國國內快遞市場撤退,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信號?

  如果形容國內快遞市場,用“這是一個最好的年代,這是一個最壞的年代”這一句再恰當不過。

  中國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催生了一場快遞盛宴。有數據顯示,在2006年中國的快遞業務量不過10.6億件,而在2010年前9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快遞公司業務量就已累計完成了16.4億件。2010年中國快遞業務額達到了600億元人民幣。

  龐大的市場和光輝的前景,引來民營快遞、中國郵政EMS、國際四大快遞巨頭(DHL、UPS、FEDEX、TNT)三方勢力的爭奪。

  但是,中國國內快遞市場仍然處於野蠻生長階段。

  一個悲哀的現實是,蛋糕越來越大,競爭者越來越多,單個企業的利潤卻在減少。

  因為在燃油、人力等各項成本與日俱增的前提下,快遞的價格卻無法提高。

  這源於民營快遞既不是行業規則制定者,也不具備完善的商業模式,終究要處在行業生物鏈的最底層。“四通”(圓通、匯通、中通、申通)等幾大知名快遞公司摩拳擦掌要和淘寶談判漲價,最終卻以妥協告終。

  市場的不規範還體現在目前的快遞業陷入了一片價格紅海。典型的案例是DDS,當年其進入上海的5個月內,日接單總額高達15萬元,但單價價格卻低得可憐:“同城5元,省內6元,跨省8至10元。”這種自殺式的低價策略快速把DDS送上了黃泉路。

  這也是DHL快遞亞太區CEO許克威給出的暫時退出中國國內快遞市場的理由。“目前國內快遞市場的競爭方式和發展環境”問題並不適合DHL有所作為。

  對於外資來説,目前進入國內快遞需要兩個條件:一是牌照;二是網絡。

  2009年10月1日,新《郵政法》實施,大大抬高了快遞業進入的門檻和運營成本。尤其規定外商不得投資經營信件的國內快遞業務,降低了國內快遞對外資的誘惑。四大巨頭歷年來拼命抗爭新《郵政法》,不過是為了給自己爭取更大的市場空間。

  企業的競爭力在於成本優勢和差異化競爭。政策風險和經營成本問題使得外資在國內快遞市場上並未佔據優勢。

  DHL真的要放棄這塊誘人的蛋糕嗎?應該不是,許克威的説法是“國內快遞不是要不要的問題,而是一定要切入的問題。只要時機合適。”

  外資在中國的策略,就是不斷的博弈政策以及曲線迂迴的佔領市場。

  許克威領導下的DHL參透了中國市場的行事法則。把公司的理念“全球化思維,本地化戰略”發揮到了極致。

  從和中外運聯姻一事可以看出DHL對中國市場的理解:政治上的穩定就是業務穩定的前提。

  最初,外資進入中國無一例外要選擇與中國企業合資以順應政策限制,一旦政策桎梏解除,勢必“離婚”以主導市場。只有DHL是個例外,當UPS和中外運、FEDEX和大田集團以高昂的代價離婚(2004年UPS為了獨身不惜支付1億美元分手費給中外運),DHL始終牢牢地綁定中外運這家央企,中外運在穩定政府關繫上無疑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在此蹺板之下,DHL不斷佈局中國市場,取得了和UPS、FEDEX競爭上的優勢。

  正如DHL在美國受到政策限制(外資在美國合資公司持股不能超過25%)一樣,其退出美國國內快遞市場把資源投到了美國之外的國際快遞業務上。目前,DHL也把業務重心放在了最擅長的中國之外的國際快遞業務上面。

  DHL深知網絡是利潤的通道。DHL不斷的擴大亞太區尤其是中國的佈局——加大香港和上海轉運中心建設,加大在中國的網絡建設投入等等。

  在此佈局之下,也使得國際快遞的門檻越來越高,這是基於網絡、飛機、轉運中心等設施的業務門檻。目前,中國國際快遞市場的80%業務量被四大快遞佔據。在中國企業越來越大程度被納入全球産業鏈之際,DHL等外資快遞被拒于國內快遞市場之外卻鉗制了全球産業鏈的利潤高點。

  中國經營報微博:http://weibo.com/chinabusiness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