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記者馬翠蓮
本報訊 6月23日,上海銀監局局長廖岷代表銀監會出席經濟學人雜誌主辦的“2011領軍者系列峰會”,並作“在再平衡中不斷前進的中國銀行業”主題發言。廖岷指出,從各項審慎監管指標包括資産質量、資本充足率、撥備率、盈利水平,以及風險防控能力、審慎經營理念等方面來看,當前中國銀行業正處在歷史上的最好時期。這些成效的取得既包含了銀行業金融機構自身的努力,同時也得益於監管者這些年來在加強銀行公司治理、推進風險監管、科學監管等方面的大量付出。
廖岷指出,金融危機後,全球經濟正經歷一個再平衡過程,中國銀行業同樣需要緊密跟隨中國經濟轉型的戰略和步伐,在自身再平衡的過程中不斷轉變商業模式,提升經營和創新能力,並強化風險管理。
廖岷在介紹中國銀行業取得的成績的同時,也著重介紹了中國銀行業對於面臨的各種困難與挑戰所採取的措施。
對於資産負債表的期限錯配問題,廖岷指出,監管部門一直關注並指導銀行加大消費貸款和中小企業貸款的投放,同時審慎性地開展資産證券化試點工作。
對於政府融資平臺問題,廖岷表示,監管部門要求銀行對每筆平臺貸款進行重新審核和分類,要求銀行依據風險覆蓋率對資産進行歸類,並且在資本計提、風險撥備、貸後管理等方面作了全面的部署和安排。
對於房地産信貸問題,廖岷稱監管部門已要求各商業銀行嚴格執行國家房地産調控政策,做好差異化房地産信貸和貸前盡職調查。要求銀行採取各種風險控制措施,比如用在建工程抵押替代土地抵押、建立房地産開發商名單制度等。並組織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做了多次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多情景壓力測試,以進一步提升對房地産貸款風險的前瞻性監測、系統性地預判和管理。
對於應對國際監管改革挑戰方面,廖岷表示,巴塞爾III的實施將在更嚴格的指標監管與日常監管兩方面加大對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影響。中國銀行業的監管標準一直堅持以國際監管標準為最佳參照係,並密切結合我國銀行業的實際情況而制定。監管部門在資本充足、流動性管理和計提撥備方面,始終致力於更高標準和更加透明的銀行業監管環境建設。
廖岷認為,進一步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除了需要引進更多的金融機構、金融市場和金融人才,還需要在以下四個方面繼續努力:首先,監管者和經營者需要進一步提升宏觀視野及思維。當前宏觀經濟發展與結構調整當中的重大問題已反映在銀行業的資産負債表上。在看到我國當前銀行業良好發展勢頭的同時,監管者和經營者都應當具有戰略性、全局性的宏觀視野,加大對上海市宏觀經濟金融形勢以及經濟結構調整重點和方向的了解,這是我們做好上海銀行業經營、發展和監管工作的重要基礎。
其次,上海銀行業需要進一步推進創新。要滿足上海相對較豐富的多樣性金融需求,銀行業需要創新,監管者也要鼓勵真正符合實體經濟需求的創新。創新也是上海銀行業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從規模到能力的真正轉變的動力。
再次,上海銀行業需要進一步加強有效風險管理。風險管理是銀行業發展的永恒主題。有效地加強單體、區域和系統性風險管理既是銀行業長遠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石,也是維護上海金融中心良好信譽形象的重要環節。
此外,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需要加強多方面的協作和交流,特別是要加強金融業與其他各行業、各金融行業與地方政府在觀念、信息與思想上的交流,增進彼此間的信任與了解,為金融中心的建設形成更好的政策環境和制度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