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澳門日報:溫家寶推全覆蓋為養老制度掃盲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3日 10:2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圖:6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北京出席全國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部署暨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經驗交流會議並作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李濤 攝

  中新網6月22日電 《澳門日報》22日發表社論説,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0日宣佈,國務院決定在全國範圍啟動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試點,並加快新農保試點進度,在本屆政府任期內基本實現制度全覆蓋。 沒有就業或勞動能力的城鎮居民是內地養老保障制度的“最後盲點”。國務院此舉無疑是在為養老保障制度“掃盲”,

  文章摘編如下:

  內地正步入老齡化社會,養老保障問題引起社會關注。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0日宣佈,國務院決定在全國範圍啟動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試點,並加快新農保試點進度,在本屆政府任期內基本實現制度全覆蓋。

  上述兩項制度全面推開,意味著內地所有民眾可望在明年底前享有最基本的養老保障,幾千年來國人“老有所養”的願望將初步實現。

  近年來,內地社保制度建設滯後,不僅成為制約內需、導致居民高儲蓄率的重要因素,亦不利於縮減貧富差距和消除社會矛盾。中央高度重視這一民生問題,近年不斷增加財政投入,使內地社保體系日臻完善。

  作為社保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內地養老保障制度近年不斷取得進展。在原有的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金制度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基礎上,2009年內地啟動了新型農村居民養老保險試點,並逐年擴大試點範圍。至去年底已有二億五千多萬人參加了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一億四千萬多人參加了新農保。

  沒有就業或勞動能力的城鎮居民成為內地養老保障制度的“最後盲點”。國務院決定從下月一日起啟動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為養老保障制度“掃盲”,計劃今年試點範圍覆蓋全國六成的地區,明年覆蓋全國。年滿十六周歲、不符合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條件的城鎮非從業居民,可在戶籍地自願參保。

  溫家寶指出,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和新農保覆蓋的人群大都是低收入群體,通過這兩項制度建設,可以把公共資源更多地向他們傾斜,更好地促進發展成果全民共享,縮小收入分配差距,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證工業化、城鎮化順利推進,降低現代化進程中的各種風險。

  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和新農保可望在明年底前實現全覆蓋,無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但這並不意味內地養老保障制度大功告成,相反只是更繁重任務的新起點。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和新農保的最大貢獻是讓最弱勢的城鎮居民和廣大農民均“有險可保”,但是保障水平仍然不高。

  內地養老保障的多軌制近年引發質疑。今年2月27日,溫家寶總理在與網民在線交流時承認:“同樣的學歷,甚至是高工、高學歷,退休工資都比自己在機關的同學、同行要低,這個現象是不合理的。”在去年全國“兩會”前夕,一項調查顯示,有超過八成的網民認為企業人員和公務員退休享受不同待遇不合理。

  目前,內地公務員與事業單位人員養老實行財政保障的退休金制度,而企業退休人員實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兩者收入差距達一倍以上,而公務員退休金與農民、無業人員養老保障收入相比差距也不小。

  養老金是一個人安身立命、安度晚年的“養命錢”。退休前,因工作不同、職位不同,待遇有所差別,無可厚非;但退休後這一國家福利依然有差別,顯然有失公平。作為國民收入再分配範疇的社會保障體系,在制度設計上應更注重保持社會穩定和維護社會公平。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美國、日本和歐洲一些國家改進了養老保障制度,將把公務員的養老保險制度和企業職工的養老保險制度統一起來。未來,內地養老保障制度在“保基本、廣覆蓋”基礎上還須進一步深化改革,讓更多民眾真正實現老有所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