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古玩藝術品投資亂象叢生 投機心理滋生價格虛高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2日 12: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深圳特區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元代王蒙《稚川移居圖》近日在拍賣市場上以4.025億元成交,創今春拍賣中國古代書畫作品成交新紀錄。近期幾則涉及古玩收藏的新聞,無不透露出目前投資市場對於古玩藏品的興趣急劇上升,藏品價格不斷被炒高。

  隨著國內股市波動加劇,房市投資低迷,民間資本涌向藝術品市場這一“藍海”的趨勢在加強。但記者調查發現,投機心理也滋生了古玩市場價格虛高、贗品氾濫等亂象,對更多涌向古玩、藝術品市場的投資者來説,遭遇風險遠比“撿漏”獲利的概率大得多。

  藏品市場真假難辨

  “現在的貨都漲了,像這塊玉鐲子,春節前只賣幾百元,現在拿下得2000多元。”在上海雲州古玩城經營玉器的一位經營者倪先生説,“現在股市、房市投資低迷,不少熱錢開始涌向古玩市場,估計還得漲。”

  海派美術館的萬峻池則認為,資金的大量涌入是促使古玩市場繁榮的最主要原因,但投機也造成市場的價格虛高亂象,這會從根本上危及古玩市場的長遠發展。他説:“作品價格虛高不下是惡意炒作的結果,1995年後,藝術品市場從最佳投資時期進入到混亂時期,現在的市場更是魚龍混雜,‘草’可以當‘寶’賣,收藏家要想不上當,一定要理性。”

  畫家李安軍在博客中直指投機弊端:“原本不應參與市場操作的畫家成為自己的代理商,成為終端市場;而原本應該是一級市場的畫廊卻淪落為‘二道販子’,沒有自己的品牌,沒有自己的簽約畫家,只是一味地參與到各種炒作之中,不管畫家好壞,只要存在暴利,就大膽買賣,全然不顧及自己是否能夠培養一個長久的藏家群體。”

  贗品橫行是古玩市場另一亂象。經營玉器十幾年的倪先生勸誡投資客:“如果準備投資經營,千萬要慎重,現在贗品太多,沒有好的眼力不要輕易涉足。”

  記者問他是否有看走眼的時候,他拿出一塊玉説:“這是我花4萬多元收購的,以為是塊和田玉,後來發現是阿富汗玉,這個東西只值幾十塊錢而已,損失幾萬塊啊,玩家上當不足為奇。”

  如何締造增值神話?

  萬峻池説,利用玩家不成熟心態來拍賣炒作牟利,已經是業內公開的秘密,只是手法不同。

  除了炒作抬高作品價格外,把低廉的現代工藝品“鑒定”成具有巨大收藏價值的文物也是演繹藝術品神話的手段之一。

  江西省景德鎮市現代藝術瓷經銷商楊經理(化名)告訴記者,現代瓷的鑒定證書容易買到,只是請藝術家簽字要費些週折,但他表示可以搞定。有了“鑒定證書”,一件普通作品的身價可翻十倍。

  藝術品市場的火爆也催生了層出不窮的造假手段。在上海某古玩城,一位老闆拿出一枚假翡翠戒指説,“這枚戒指的色彩就是用硫酸、明礬等化學顏料滲入的,如果是真的,這得值好幾十萬元。”

  而據一位多年倣造古瓷的人士介紹,採用深埋地下和煙熏等方法,就可倣造出一般玩家都分辨不出的古瓷,但價值可以翻上千倍萬倍,暴利驅使更多人玩起了這種貓膩,專坑不懂行、想賺錢的投資者。

  古玩市場亟待規範

  上海收藏協會副會長、中天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宣家鑫認為,藝術品具有不可再生性,集藝術價值、文物價值、欣賞價值以及投資價值于一身,是重要的投資渠道和安全的避風港。同時他提醒收藏者以及玩家,要提高警惕,注意收藏風險。

  “現在的藝術品市場魚龍混雜,而各國的拍賣法都沒有保真的法定義務。選擇信譽好的買家和商家,為自己的收藏或投資保駕護航,這非常重要。”宣家鑫表示,“同時,玩家或投資者自己要充分熟悉收藏界的情況。如對書畫收藏感興趣,要先了解畫家的流派、特點、市場行情以及買家的市盈率。”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謝晉寧教授認為,如果變投資為投機,一味惡炒藝術內容和藝術價值平庸的藏品則是有極大風險的。

  有關業內人士提醒古玩藝術品投資者,避免贗品的最好方法是擺正心態,不能抱著撿便宜的投機心理。要仔細觀看品相等要素,並到權威鑒定機構鑒定後再作判斷。(據新華社上海6月21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