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發改委下放成品油定價權就是左手換右手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2日 11: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國家發改委官員近日透露,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以及階梯電價等資源性産品價格改革將在年內推出,國家有可能將成品油定價權交給三大石油公司。

  成品油定價權下放,確實是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的一個方向,因為價格是在市場中形成的,企業是市場的主體,把定價權交給企業才有可能形成“真實”的價格。

  但是,在定價權下放之前,我們需要提出幾個問題:現在的成品油市場到底是不是壟斷競爭市場?現在下放定價權是否會讓企業更加走向壟斷?

  目前看來,這兩個問題都不容樂觀。

  首先,我國的石油經營格局是較為典型的壟斷經營。由於資源産品的稀缺性和投入、産出、運輸成本高昂,加上石油對國計民生的重要性,我國一直採取對成品油銷售市場特許經營的體制。這個市場實際上是封閉的,潛在競爭完全被消除。

  這也直接導致三大石油集團在石油開採、提煉、進口、成品油經營、成品油零售上是全過程、全方位壟斷。經常見諸報端的是,每當油價上調並出現質疑聲音的時候,就會有煉油企業出來“哭訴”成本壓力太大——儘管從財報上看三大油企都連年利潤高企。縱向和橫向的壟斷,使得油價成本一直是一個謎,在需要漲價的時候就能“虧損”,在需要業績的時候就能“盈利”。

  壟斷經營在其他市場化程度較高的國家也有,但為了控制壟斷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的衝動,在定價上一般都採取通過成本加成法(即成本加上一定利潤)來使企業最大限度地兼顧運營和社會責任。

  過去,發改委一直扮演著平衡油價、CPI以及民眾承受能力的角色,並承受著社會各方的壓力。各地屢屢在油價上調前出現“油荒”,就是企業對發改委的“逼宮”行為。從某種角度看,儘管譴責發改委“向著”油企的聲音居多,但必須承認,如果沒有發改委,油價上漲的速度可能更快。

  其次,一旦成品油定價權在市場尚是壟斷的情況下下放給三大油企,如何避免他們任意操縱油價並形成壟斷價格?

  筆者認為,下放成品油定價權的前提是,需要扶植民營企業,創造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這樣才能使成品油定價與市場供需情況吻合。與此同時,進出口權也應相應放開,使成品油價格機制實現真正的市場化。

  在此基礎上,國家還可以採用定價干預方式,也就是由企業自行定價,但每次調整價格超過一定幅度須報發改委備案,發改委如果認為價格有異動就進行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