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信用卡撲面而來 市民屢遭被辦卡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2日 10: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衢州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六月末,信用卡再度成為市民關注的焦點。與其説關注,不如説是“被關注”,信用卡申請單、諮詢預約電話和短信撲面而來,屢屢遭遇“被辦卡”,像持續不斷的暴雨一樣,成了衢城市民的尷尬記憶。

  市民屢遭“被辦卡”

  陳麗(化名)是一家事業單位的一名員工,在銀行有幾個交情不錯的朋友。最近一段時間,諮詢或懇請辦卡的友情電話絡繹不絕。

  “我們銀行新推了一張優惠刷卡看電影的信用卡,你辦不辦?”

  “拿這張信用卡到加油站加油可以享受優惠價,現在油價這麼貴,多好的機會啊。”

  “馬上季末了,行裏壓下來的任務很重,看在朋友的份上,給我辦一張吧,改天一定請你吃飯。”

  “現在來辦卡就有禮品贈送的,如果你要來辦的話,我給你留一份大禮。”

  ……

  一連接到八九個類似電話,小陳“崩潰”了:“我家裏已經躺著六張睡眠卡了,實在想不明白這麼多卡辦來有什麼用。”

  林晶(化名)為了幫助朋友完成信用卡任務,她填寫了一份申請單,朋友卻告訴她單子弄丟了,她又重填單。幾星期後收到了信用卡,卻是兩張,其中一張居然是從沒聽説過的國際卡。林晶説:“因為都是朋友所以幫個忙,但是這樣辦卡讓我壓力很大,又不好多説什麼。”

  銀行員工任務壓力大

  “我們也很無奈,馬上就到二季度末了,領導要求25號之前必須完成辦卡任務。”某國有銀行員工小徐備感壓力,年費280元的信用卡,要求一個月內完成20張發卡任務,對他來説無異於“天方夜譚”。

  小徐説,周圍的朋友該幫忙的都幫了,280元年費信用卡,他根本不好意思開口讓朋友再去幫忙。這是針對公司企業的信用卡,並不符合個人的訴求,上門營銷也達不到太好的效果。無奈之下,小徐只好給自己辦了一張信用卡抵任務,銀行有考核,沒有完成任務的指標,每張卡扣獎金300元,與280元信用卡年費相比,小徐覺得“自我消化”更合算一些。

  事實上,最近一段時間,信用卡指標成為壓在各家銀行員工頭頂的一塊烏雲。為了在季末統計數據中有一個“漂亮”的數字和排名,他們不停打電話、發短信、提供上門服務。

  “最近辦公室裏經常看到銀行的人,都是來辦卡的。”小金的桌子上,隔三岔五齣現幾張信用卡申請單,都是同事的銀行朋友親自送過來的。辦卡優惠政策還不相同,有些辦卡不用收入證明,有些卡辦了,可以10元錢看電影,有些卡申請就送幾百元禮包……

  讓“睡眠卡”甦醒過來

  在金融市場急劇擴張的衢州,各家銀行都期待著早期快速累積大量客戶,信用卡市場同樣如此。然而,一味注重發卡量帶來的弊端正在顯現,最直接的後果便是出現大量的“睡眠卡”。

  據中國銀聯的統計數據,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衢州市已激活使用的信用卡(活動卡),數量為57萬張,而據銀行業內人士的不完全估計,目前全市發卡量約100萬張,信用卡的活卡率不超過60%。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把信用卡作為日常支付工具的人,往往會有數張卡,但一半多的人通常只使用一張卡,也就是説,已激活的信用卡,使用率也極其有限。

  熱鬧卻又尷尬的局面,不得不讓人對信用卡市場仍在持續的“跑馬圈地”現狀堪憂。銀行信用卡業務的盈利能力難言滿意,“睡眠卡”不能給銀行帶來收益,反而佔去了信用卡中心大量的維護管理和營銷成本。

  信用卡的盈利模式有兩種,一是發揮融資功能,賺取利差收益;另一種是持卡人在特約商戶刷卡消費,銀行收取商戶手續費。不過,兩種盈利模式,均未在衢城信用卡市場形成規模。雖然各銀行通過“跑馬圈地”積累了辦卡量,但信用卡市場的質變,還有相當的距離。

  從“跑馬圈地”轉向“精耕細作”,已成為衢城金融機構不得不思考的問題。一些銀行對發卡任務的考核,從原來的發卡量,轉變成有效發卡量,同時改變銷售渠道與方法,通過精細化、人性化管理客戶來支撐業務的持續發展。各家銀行都主動與百貨商場、知名餐飲企業、酒店等進行合作,刷卡消費有優惠,以刺激更多持卡人的刷卡熱情和消費慾望。可以預見的是,信用卡市場“大而全”轉變為“細而精”的計劃,將會逐漸升溫發酵。(周星宇)